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国内外有机碳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1.1 物理技术分组 | 第10-11页 |
1.1.2 化学技术分组 | 第11-13页 |
1.1.3 生物学分组 | 第13页 |
1.2 BIOLOG 微平板技术在微生物测定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1 BIOLOG 方法原理及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2.2 比较研究样品间微生物群落差异 | 第14页 |
1.3 生草、覆盖等果园管理措施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 第17-2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1.1 试验区概况 | 第17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2.1.4 土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17-18页 |
2.1.5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8-19页 |
2.1.6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2.2.1 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 第19页 |
2.2.2 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3 对土壤轻质有机碳的影响 | 第20页 |
2.2.4 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5 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 第21页 |
2.2.6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7 对 ELISA 反应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8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23页 |
2.2.9 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 | 第23-24页 |
2.3 讨论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生草对渭北旱地苹果园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 第27-3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3.1.1 试验地概况 | 第27页 |
3.1.2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3.1.3 试验设计 | 第27页 |
3.1.4 土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27页 |
3.1.5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7页 |
3.1.6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3.2.1 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 第28页 |
3.2.2 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3 对土壤轻质有机碳的影响 | 第29页 |
3.2.4 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 第29页 |
3.2.5 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 第29页 |
3.2.6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7 对 ELISA 反应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8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31-32页 |
3.2.9 土壤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 | 第32页 |
3.3 讨论 | 第32-3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缩略词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