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1-2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1.1.1 我国农村饮用水现状 | 第11-12页 |
| 1.1.2 饮用水水源污染的原因 | 第12-13页 |
| 1.2 西北干旱地区集雨窖水的使用现状 | 第13-15页 |
| 1.2.1 水窖的功能 | 第13页 |
| 1.2.2 水窖的优点 | 第13-14页 |
| 1.2.3 我国使用水窖的规模 | 第14-15页 |
| 1.3 集雨窖水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 1.4 集雨窖水的处理技术 | 第15-17页 |
| 1.4.1 混凝沉淀 | 第15-16页 |
| 1.4.2 生物慢滤 | 第16-17页 |
| 1.5 超滤技术处理集雨窖水 | 第17-20页 |
| 1.5.1 超滤处理水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 1.5.2 超滤膜污染 | 第18-19页 |
| 1.5.3 超滤技术对于集雨窖水的处理效果 | 第19页 |
| 1.5.4 超滤处理工艺的优点 | 第19页 |
| 1.5.5 超滤技术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发展前景 | 第19-20页 |
| 1.6 浸没式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水 | 第20-21页 |
| 1.6.1 浸没式超滤膜的工作原理 | 第20页 |
| 1.6.2 浸没式超滤膜的优点 | 第20-21页 |
| 1.6.3 浸没式超滤膜工艺的国内外现状 | 第21页 |
| 1.7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集雨窖水 | 第21-23页 |
| 1.7.1 电絮凝技术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1.7.2 电絮凝技术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 第22-23页 |
| 1.8 采用多维电极电絮凝处理集雨窖水 | 第23-25页 |
| 1.8.1 多维电极电絮凝技术的工作原理 | 第23页 |
| 1.8.2 多维电极电絮凝技术的优势 | 第23-24页 |
| 1.8.3 多维电极电絮凝技术的局限性 | 第24页 |
| 1.8.4 多维电极电絮凝技术处理水的国内外现状 | 第24-25页 |
| 1.9 试验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27-29页 |
| 2.2 主要试验试剂 | 第29页 |
| 2.3 试验水质 | 第29-30页 |
| 2.4 水质指标检测的方法 | 第30-31页 |
| 3 浸没式超滤单独运行的试验研究 | 第31-35页 |
| 3.1 试验装置与试验内容 | 第31-32页 |
| 3.1.1 试验装置 | 第31-32页 |
| 3.1.2 试验内容 | 第32页 |
| 3.2 浸没式超滤试验与分析 | 第32-34页 |
| 3.2.1 超滤试验 | 第32-33页 |
| 3.2.2 试验分析 | 第33-34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二维电极电絮凝联用浸没式超滤的试验研究 | 第35-55页 |
| 4.1 试验装置及试验内容 | 第35-36页 |
| 4.1.1 试验装置 | 第35-36页 |
| 4.1.2 试验内容 | 第36页 |
| 4.2 浊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6-39页 |
| 4.2.1 极板间距对浊度去除的影响 | 第36-37页 |
| 4.2.2 电流密度对浊度去除的影响 | 第37-38页 |
| 4.2.3 电絮凝时间对浊度去除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3 氨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9-42页 |
| 4.3.1 极板间距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3.2 电流密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第40-41页 |
| 4.3.3 电絮凝时间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 第41-42页 |
| 4.4 COD_(Mn)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2-45页 |
| 4.4.1 极板间距对 COD_(Mn)去除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4.2 电流密度对 COD_(Mn)去除的影响 | 第43-44页 |
| 4.4.3 电絮凝时间对 COD_(Mn)去除的影响 | 第44-45页 |
| 4.5 TP 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5-48页 |
| 4.5.1 极板间距对 TP 去除的影响 | 第45-46页 |
| 4.5.2 电流密度对 TP 去除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5.3 电絮凝时间对 TP 去除的影响 | 第47-48页 |
| 4.6 UV_(254)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8-51页 |
| 4.6.1 极板间距对 UV_(254)去除的影响 | 第48-49页 |
| 4.6.2 电流密度对 UV_(254)去除的影响 | 第49-50页 |
| 4.6.3 电絮凝时间对 UV_(254)去除的影响 | 第50-51页 |
| 4.7 二维电极电絮凝对于跨膜压差的影响 | 第51-53页 |
| 4.8 两种不同工艺去除效果的对比 | 第53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5 多维电极电絮凝联用浸没式超滤的试验研究 | 第55-61页 |
| 5.1 试验装置及试验内容 | 第55页 |
| 5.1.1 试验装置 | 第55页 |
| 5.1.2 试验内容 | 第55页 |
| 5.2 工作电极投加量的影响 | 第55-59页 |
| 5.3 不同条件下多维与二维电极电絮凝强化超滤去除效果对比 | 第59页 |
| 5.4 能耗分析比较 | 第59-6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