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手机短信侵权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 手机短信侵权的性质与特征第12-16页
    (一) 侵权行为的界定第12-13页
    (二) 手机短信侵权的性质第13-14页
    (三) 手机短信侵权的特征第14-16页
        1. 行为人及侵权行为实施过程的隐蔽性第14页
        2. 侵权行为实施的方便性第14页
        3. 侵权行为受害人的广泛性第14页
        4. 侵权客体类型的多样性第14-16页
二、 手机短信侵权主体与客体的类型分析第16-26页
    (一) 手机短信侵权的主体第16-20页
        1. 电信运营商第16-17页
        2. 信息服务商第17-19页
        3. 普通手机用户第19-20页
    (二) 手机短信侵权的客体第20-26页
        1. 财产权第20-21页
        2. 隐私权第21-23页
        3. 健康权第23页
        4. 著作权第23-25页
        5. 通信自由权第25页
        6. 手机用户作为消费者应该享有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第25-26页
三、 手机短信侵权的责任承担与适用第26-34页
    (一) 手机短信侵权的责任承担第26-27页
        1. 电信运营商单独侵权的责任承担第26页
        2. 电信运营商未尽到对不良信息的注意和过滤义务的责任承担第26页
        3. 电信运营商和信息服务商构成共同侵权的责任承担第26-27页
        4. 普通短信发送者的责任承担第27页
    (二) 手机短信侵权的责任适用第27-34页
        1. 手机短信侵权的归责原则第27-29页
        2. 手机短信侵权的举证责任第29-30页
        3. 手机短信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第30-31页
        4. 手机短信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第31-34页
四、 手机短信侵权的治理措施及其完善第34-44页
    (一) 国外治理手机短信侵权的措施第34-37页
        1. 英国治理手机短信侵权的措施第34页
        2. 美国治理手机短信侵权的措施第34-35页
        3. 德国治理手机短信侵权的措施第35-36页
        4. 韩国治理手机短信侵权的措施第36-37页
    (二) 我国有关手机短信侵权的规定及不足第37-40页
        1. 我国有关手机短信侵权的规定第37-39页
        2. 我国现行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三) 我国手机短信侵权领域立法的完善第40-44页
        1. 完善我国民商法中的现有规定第40-42页
        2. 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第42页
        3. 推行手机用户入网实名制第42-43页
        4. 增设资质登记制度,对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长效监管第43-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夫妻一方擅自处置共有房产法律效力研究--以祁某房屋所有权纠纷案为视角
下一篇:网络视野下域名与商标的法律冲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