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冷杉论文

气候变化背景下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该领域研究概况第13-18页
        1.2.1 气候变化概况第13-14页
        1.2.2 气候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第14-15页
        1.2.3 不同尺度的植被变化研究第15页
        1.2.4 种群概念及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第15-17页
        1.2.5 白马雪山种群结构研究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概况第17-18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0-38页
    2.1 研究思路第20页
    2.2 研究区域概况第20-31页
        2.2.1 地理位置第20-22页
        2.2.2 自然资源概况第22-30页
        2.2.3 社会经济状况第30-31页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第31-38页
        2.3.1 气象数据收集与分析第31页
        2.3.2 胸径与年龄关系第31-34页
        2.3.3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第34-38页
第三章 两期长苞冷杉种群数量特征第38-48页
    3.1 1992年-2012年白马雪山气候变化第38-39页
        3.1.1 温度变化分析第38-39页
        3.1.2 降水变化分析第39页
    3.2 不同海拔年龄与胸径的关系第39-41页
    3.3 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变化第41-46页
        3.3.1 两种气候条件下长苞冷杉种群存活数变化第41-42页
        3.3.2 两种气候条件下长苞冷杉种群存活与死亡率对比第42-46页
    3.4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两期相同海拔高度长苞冷杉种群数量特征第48-62页
    4.1 不同海拔气候差异第48-49页
    4.2 不同时期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变化第49-57页
        4.2.1 低海拔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动态第49-54页
        4.2.2 中海拔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动态第54-56页
        4.2.3 高海拔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动态第56-57页
    4.3 不同海拔样地存活数对比第57-59页
    4.4 小结第59-62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62-66页
    5.1 结论第62-63页
    5.2 讨论第63页
    5.3 展望第63-64页
    5.4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建议第64-66页
致谢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东山区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下一篇:林产品商务Web信息源发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