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金属纳米线的拉伸力学行为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9页
        1.1.1 纳米材料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9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第9-10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0-11页
2 分子动力学基础思想第11-19页
    2.1 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方程第11-12页
        2.1.1 拉格朗日(Lagrangian)运动方程第11页
        2.1.2 哈密顿(Hamiltonian)运动方程第11-12页
    2.2 原子势函数第12-15页
        2.2.1 对势模型第13-14页
        2.2.2 镶嵌原子法(EAM)第14-15页
    2.3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15-16页
    2.4 边界条件第16页
    2.5 系统的控制技术第16-19页
        2.5.1 系综分类第16-17页
        2.5.2 温度控制方法第17-18页
        2.5.3 压力(应力)控制方法第18页
        2.5.4 时间积分算法第18-19页
3 α-铁纳米线拉伸力学性能研究第19-33页
    3.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案第19-20页
        3.1.1 α铁丝原子几何模型的建立第19页
        3.1.2 模拟过程第19-20页
    3.2 驰豫阶段分析第20-21页
    3.3 能量和应力第21-23页
    3.4 体系微观结构演变第23-25页
    3.5 温度对纳米丝拉伸破坏的影响第25-28页
        3.5.1 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第25-27页
        3.5.2 不同温度下的结构内部变化第27-28页
    3.6 尺寸对纳米丝拉伸破坏的影响第28-29页
    3.7 应变率对纳米丝拉伸破坏的影响第29-32页
        3.7.1 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图第29-31页
        3.7.2 不同应变率下的结构内部变化第31-32页
    3.8 结论第32-33页
4 铜纳米线拉伸力学性能研究第33-45页
    4.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案第33-34页
        4.1.1 纳米金属铜原子模型第33页
        4.1.2 模拟过程第33-34页
    4.2 驰豫阶段分析第34-35页
    4.3 能量和应力第35-36页
    4.4 体系微观结构演变第36-38页
    4.5 温度对纳米丝拉伸破坏的影响第38-40页
        4.5.1 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图第38-39页
        4.5.2 不同温度下的结构变化第39-40页
    4.6 尺寸对纳米丝拉伸破坏的影响第40-41页
    4.7 应变率对纳米丝拉伸破坏的影响第41-43页
        4.7.1 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图第41-42页
        4.7.2 不同应变率下结构内部的变化第42-43页
    4.8 结论第43-45页
5 总结与展望第45-47页
    5.1 总结第45页
    5.2 展望第45-47页
致谢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修复仿生超滑表面的制备及其对海洋生物污损的影响
下一篇:萘并吡喃掺杂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及其光致变色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