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农药工业论文--微生物农药论文

大蓟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1 植物源农药第11-15页
        1.1.1 植物源农药概述第11-13页
        1.1.2 植物源农药的特点第13-14页
        1.1.3 植物源农药开发的意义第14-15页
    1.2 大蓟概述第15-21页
        1.2.1 大蓟简介第15-16页
        1.2.2 大蓟的主要化学成分第16-19页
        1.2.3 大蓟的药理活性及生物活性第19-21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大蓟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第22-31页
    2.1 材料第22页
        2.1.1 供试植物第22页
        2.1.2 仪器第22页
        2.1.3 试剂第22页
    2.2 方法第22-23页
        2.2.1 提取第22页
        2.2.2 分离第22-23页
    2.3 结构鉴定第23-29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 大蓟抗菌活性研究第31-41页
    3.1 材料第31-32页
        3.1.1 供试样品第31页
        3.1.2 主要仪器第31页
        3.1.3 主要试剂第31页
        3.1.4 供试病原菌第31-32页
        3.1.5 培养基第32页
    3.2 抑菌活性测定第32-35页
        3.2.1 地上部分萃取物和纯化合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第32页
        3.2.2 大蓟地上部分与根部提取物抑真菌谱比较第32-33页
        3.2.3 化合物对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第33页
        3.2.4 抗细菌活性测定第33-34页
        3.2.5 苹果枝条的室内活体实验测定第34-35页
    3.3 结果分析第35-39页
        3.3.1 地上部分萃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第35页
        3.3.2 化合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第35-36页
        3.3.3 大蓟地上部分与根部提取物抑真菌谱比较第36-37页
        3.3.4 化合物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第37页
        3.3.5 化合物的抗细菌活性第37-38页
        3.3.6 苹果枝条活体实验测定第38-39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39-41页
第四章 CIRYNEOLD在大蓟地上部分和根的含量分析比较第41-47页
    4.1 仪器、试剂及材料第41页
    4.2 实验方法第41-42页
        4.2.1 色谱条件第41页
        4.2.2 对照样品溶液的制备第41页
        4.2.3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41页
        4.2.4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1页
        4.2.5 方法学考察第41-4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4.3.1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42-44页
        4.3.2 方法学考察第44-45页
        4.3.3 CiryneolD在大蓟地上部分及根的含量分析第45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45-47页
第五章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第51-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束辐照法制备高吸水树脂及水凝胶伤口敷料的研究
下一篇:Benastatin,Anthrabenzoxocinone以及Naphthacemycin类天然抗生素的全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