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地震预警震级估计参数计算及模型建立 | 第16-28页 |
2.1 地震记录选择及数据处理 | 第16-19页 |
2.1.1 强震数据的收集 | 第16页 |
2.1.2 基线校正 | 第16-17页 |
2.1.3 滤波 | 第17页 |
2.1.4 P波和S波到时的捡拾 | 第17-18页 |
2.1.5 时间窗口长度的确定 | 第18-19页 |
2.2 最大卓越周期τ_p~(max)震级估计参数 | 第19-21页 |
2.2.1 参数介绍 | 第19页 |
2.2.2 模型建立与评价 | 第19-21页 |
2.3 特征周期τ_c震级估计参数 | 第21-23页 |
2.3.1 参数介绍 | 第21-22页 |
2.3.2 模型建立与评价 | 第22-23页 |
2.4 最大位移幅值P_d震级估计参数 | 第23-26页 |
2.4.1 参数介绍 | 第23-24页 |
2.4.2 模型建立与评价 | 第24-26页 |
2.5 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地震预警震级估计模型的验证与区域性研究 | 第28-35页 |
3.1 基于云南地区地震对四川地区模型验证与研究 | 第28-31页 |
3.1.1 地震记录选择及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3.1.2 震级估算模型验证及评价 | 第29-31页 |
3.2 模型对比及模型区域性研究 | 第31-33页 |
3.3 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新型地震预警震级估计参数及震级饱和研究 | 第35-48页 |
4.1 对数周期τ_(log)震级估计参数 | 第35-39页 |
4.1.1 参数介绍 | 第35-36页 |
4.1.2 地震记录选择及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4.1.3 模型建立与评价 | 第37-39页 |
4.2 位移源谱法及震级饱和研究 | 第39-46页 |
4.2.1 方法介绍 | 第39-41页 |
4.2.2 地震记录选择及数据处理 | 第41-43页 |
4.2.3 位移源谱方法应用及分析 | 第43-44页 |
4.2.4 位移源谱法影响因素评价 | 第44-46页 |
4.3 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1 本研究所挑选的地震记录目录 | 第5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文章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