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乾嘉文化背景下的钱大昕诗歌研究

中文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8页
第一章 钱大昕其世其人第18-56页
    第一节 政治的压迫与文人的自我禁抑——从《辛楣吟稿》到《潜研堂诗集》第18-35页
        一、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背景第18-19页
        二、 自我删改还是他人笔削第19-22页
        三、 诗歌删改情况第22-27页
        四、 重作《过明孝陵》及对明史的态度第27-35页
    第二节 学术话语权下的诗人身份——“吴中七子”中的钱大昕及其地位升格第35-48页
        一、 吴中七子的组成第35-39页
        二、 吴中七子的座次第39-42页
        三、 钱大昕在诗社中的边缘化位置及其升格第42-48页
    第三节 文人个体性格的养成第48-56页
        一、 家庭第48-52页
        二、 仕宦第52-56页
第二章 钱大昕诗论分析第56-87页
    第一节 清初诗论的两个循环第56-59页
    第二节 钱大昕对各家诗派的看法第59-80页
        一、 “言神韵者或流为优孟之衣冠”——论王士禛及“神韵派”第59-64页
        二、 “大雅宏达,本本元元”——评朱彝尊第64-68页
        三、 “翰墨勋名两不磨,诗情翻比簿书多”——说宋荦第68-72页
        四、 “异日定登《文苑传》,可容洪、爽附吴均”——品袁枚与“性灵派”第72-80页
    第三节 综论钱大昕诗学第80-87页
        一、 复古主义的性情观第80-82页
        二、 格调派的审美情趣第82-87页
第三章 钱大昕诗歌创作实践第87-109页
    第一节 “杜韩两集从头读”——钱大昕对于杜、韩句法的摹效第87-99页
    第二节 “组织缠绵,自然成章”——钱大昕对双声叠韵的青睐第99-103页
    第三节 诗歌理论与创作实际第103-109页
结语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19-120页
附录 钱大昕诗文辑佚第120-143页
后记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工记》车舆名物研究
下一篇:上海咖啡馆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