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有压岩溶大断面隧道安全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2页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3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岩溶隧道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岩溶预报及处理措施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3 现阶段施工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机理研究第18-27页
    2.1 岩溶发育概述第18-22页
        2.1.1 碳酸盐岩的化学组成对岩溶发育的影响第18-20页
        2.1.2 地层岩性对岩溶发育的影响第20页
        2.1.3 气候条件对岩溶发育的影响第20页
        2.1.4 水文条件对岩溶发育的影响第20-22页
        2.1.5 土壤因子对岩溶发育的影响第22页
        2.1.6 人类活动对岩溶发育的影响第22页
    2.2 岩溶隧道突水特征及规律性第22-26页
        2.2.1 突水发生的条件第22-24页
        2.2.2 突水发生的规律性第24-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大断面高速铁路岩溶隧道与溶洞临界安全距离分析第27-41页
    3.1 正交试验第27-32页
        3.1.1 正交试验简介第27-28页
        3.1.2 正交表及其设计和分析过程第28-32页
    3.2 不同位置溶洞对高铁隧道安全距离的影响分析第32-39页
        3.2.1 FLAC3D 简介第33页
        3.2.2 隧道周边溶洞与隧道安全距离的数值模拟分析第33-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高速铁路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分析第41-67页
    4.1 溶洞位于掌子面前方时对隧道施工影响分析第41-48页
        4.1.1 数值模拟方法第41-46页
        4.1.2 理论计算方法第46-48页
    4.2 右侧 45°溶洞对隧道施工影响分析第48-54页
        4.2.1 模型建立第48-49页
        4.2.2 研究面选取及所要研究的内容第49-50页
        4.2.3 计算结果分析第50-54页
    4.3 水平右侧溶洞对隧道施工影响分析第54-60页
        4.3.1 模型建立第54-56页
        4.3.2 研究面选取及所要研究的内容第56页
        4.3.3 计算结果分析第56-60页
    4.4 仰拱底部溶洞对隧道施工影响分析第60-66页
        4.4.1 模型建立第60-62页
        4.4.2 研究面选取及所要研究的内容第62-63页
        4.4.3 计算结果分析第63-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岩溶隧道处理技术研究第67-81页
    5.1 岩溶隧道处理原则第67-68页
    5.2 岩溶隧道处治方案第68-71页
        5.2.1 地下水处理第68-70页
        5.2.2 溶洞的处理第70-71页
    5.3 工程实例第71-79页
        5.3.1 D2K849+281 线左溶洞处理第72-74页
        5.3.2 D2K849+239 隧底右线右 2.0m 处溶洞处理第74-76页
        5.3.3 D2K849+132 线路右边溶洞和处理第76-78页
        5.3.4 洞内排水处理第78-79页
        5.3.5 隧道地表处理第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结论第81-82页
    6.2 建议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管理系统开发
下一篇:雁口山隧道施工方法的综合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