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隧道结构易损性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 | 第12-13页 |
1.2.2 地震作用下隧道交叉结构动力学特性 | 第13-15页 |
1.2.3 地震作用下隧道衬砌裂损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 第15-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考虑地震方向性隧道横通道交叉结构易损性分析 | 第21-42页 |
2.1 结构易损性方法 | 第21-22页 |
2.1.1 结构易损性方法简介 | 第21-22页 |
2.1.2 隧道衬砌结构损伤指标及损伤等级 | 第22页 |
2.2 地震动力学参数 | 第22-24页 |
2.2.1 地震动力边界 | 第22页 |
2.2.2 阻尼形式 | 第22-23页 |
2.2.3 地震波的选择 | 第23-24页 |
2.3 混凝土损伤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2.3.1 能量等效的损伤计算 | 第24-25页 |
2.3.2 比例应变法 | 第25-26页 |
2.4 隧道横通道交叉结构动力分析 | 第26-36页 |
2.4.1 依托隧道工程概况 | 第26页 |
2.4.2 计算模型 | 第26-27页 |
2.4.3 计算参数 | 第27-30页 |
2.4.4 隧道开挖支护应力场 | 第30页 |
2.4.5 考虑地震方向性的结构增量动力分析 | 第30-31页 |
2.4.6 地震作用下隧道混凝土结构的响应 | 第31-34页 |
2.4.7 地震作用下隧道衬砌钢筋的响应 | 第34-36页 |
2.5 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的易损性分析 | 第36-41页 |
2.5.1 隧道结构能力需求比曲线 | 第36-37页 |
2.5.2 隧道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 | 第37-40页 |
2.5.3 地震方向性对结构不利位置影响 | 第40-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强震作用下隧道横通道交叉结构衬砌开裂机理 | 第42-83页 |
3.1 混凝土开裂理论分析 | 第42-44页 |
3.1.1 混凝土断裂理论及断裂依据 | 第42-43页 |
3.1.2 扩展有限元基本原理简介 | 第43-44页 |
3.2 隧道横通道交叉结构计算模型 | 第44页 |
3.3 地震入射角度90o情况下二次衬砌裂缝扩展分析 | 第44-63页 |
3.3.1 隧道二次衬砌裂纹扩展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44-48页 |
3.3.2 隧道二次衬砌损伤区域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48-51页 |
3.3.3 隧道二次衬砌最大主应力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51-54页 |
3.3.4 隧道二次衬砌最小主应力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54-56页 |
3.3.5 隧道二次衬砌变形地震动分析 | 第56-58页 |
3.3.6 隧道初期支护主应力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58-59页 |
3.3.7 围岩塑性区及变形分析 | 第59-60页 |
3.3.8 钢筋应力应变地震动分析 | 第60-63页 |
3.4 地震入射角度45o情况下二次衬砌裂缝扩展分析 | 第63-81页 |
3.4.1 隧道二次衬砌裂纹扩展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63-67页 |
3.4.2 隧道二次衬砌损伤区域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67-69页 |
3.4.3 隧道二次衬砌最大主应力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69-72页 |
3.4.4 隧道二次衬砌最小主应力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72-74页 |
3.4.5 隧道二次衬砌变形地震动分析 | 第74-75页 |
3.4.6 隧道初期支护主应力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第75-76页 |
3.4.7 围岩塑性区及变形分析 | 第76-78页 |
3.4.8 钢筋应力应变地震动分析 | 第78-81页 |
3.5 地震入射角度90°和45°隧道二次衬砌裂损对比分析 | 第81-8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强震作用下隧道横通道交叉结构衬砌裂损应对措施研究 | 第83-95页 |
4.1 隧道结构抗减震措施 | 第83页 |
4.2 铁路隧道衬砌裂缝评定标准 | 第83-84页 |
4.3 隧道衬砌裂损应对措施方案设计 | 第84-85页 |
4.4 隧道交叉结构模型及参数说明 | 第85-88页 |
4.4.1 计算模型 | 第85-86页 |
4.4.2 计算参数 | 第86-87页 |
4.4.3 开挖支护应力场 | 第87-88页 |
4.5 地震入射角度90o时隧道结构裂损应对措施分析 | 第88-90页 |
4.5.1 隧道二次衬砌损伤分析 | 第88-89页 |
4.5.2 隧道二次衬砌开裂分析 | 第89-90页 |
4.6 地震入射角度45o时隧道结构裂损应对措施分析 | 第90-93页 |
4.6.1 隧道二次衬砌损伤分析 | 第90-91页 |
4.6.2 隧道二次衬砌开裂分析 | 第91-9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5.1 结论 | 第95-96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