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基本理论第10-17页
 第一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涵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第11-13页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前提是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第11页
  二、公司法人格否认是对特定个案中的公司独立人格予以有条件的、暂时的否定第11页
  三、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适用上具有被动性第11页
  四、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已存在的对债权人不正义的事后救济措施第11-12页
  五、公司法人格否认产生的法律责任是具有侵权性质的民事责任第12-13页
 第三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理基础第13-15页
  一、诚实信用原则第13页
  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第13-15页
 第四节 公司法人格制度否认的法律价值第15-17页
  一、对公司法人制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第15页
  二、体现了法律对正义理念的追求第15-16页
  三、平衡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三者的经济利益关系第16-17页
第二章 国外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比较研究第17-21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代表国家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第17-19页
  一、美国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第17-18页
  二、英国的"刺破公司面纱"制度第18-19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第19-21页
  一、德国的"直索"制度第19页
  二、日本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第19-21页
第三章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历史发展第21-32页
 第一节 公司法人制度在我国的确立第21-22页
 第二节 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情形第22-24页
  一、空壳公司第22页
  二、脱壳经营第22页
  三、虚假出资第22页
  四、母公司滥用子公司的独立人格第22页
  五、公司人格混同第22-24页
 第三节 我国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探索第24-28页
  一、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开始突破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第24页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开始涉及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第24-25页
  三、最高人民法院正式起草完成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第25-28页
 第四节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及司法实践第28-32页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第28-29页
  二、司法实践第29-32页
第四章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评析第32-35页
 第一节 我国确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第32-33页
  一、有助于实现利益均衡和公平正义的公司法人制度理念第32页
  二、有助于降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社会成本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缺陷第33-35页
  一、行为要件的规定不够清晰第33页
  二、连带责任的界定不够明确第33页
  三、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不够第33-35页
第五章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第35-38页
 第一节 确定"滥用股东"的实践问题第35-36页
 第二节 诉讼程序的实践问题第36-37页
 第三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极端适用第37-38页
第六章 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措施第38-50页
 第一节 适用要件的规范化第38-42页
  一、主体要件第38-39页
  二、行为要件第39-40页
  三、结果要件第40-42页
 第二节 诉讼程序的规范化第42-46页
  一、当事人的确定第42页
  二、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案件的管辖第42-43页
  三、案由第43页
  四、举证责任的分配第43页
  五、判决的效力第43-44页
  六、执行程序中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第44-46页
 第三节 适用情形的规范化第46-50页
  一、公司资本显著不足第46-47页
  二、公司人格混同第47-48页
  三、滥用控制权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我国按揭立法的现状、问题与完善
下一篇:期货交易所民事责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