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相位一致性的虹膜识别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虹膜的生理结构 | 第12-13页 |
| 1.4 虹膜识别系统的原理 | 第13-14页 |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 第2章 虹膜图像预处理 | 第15-31页 |
| 2.1 虹膜图像定位 | 第15-20页 |
| 2.1.1 内边界定位 | 第15-17页 |
| 2.1.2 外边界定位 | 第17-20页 |
| 2.2 眼睑检测 | 第20-26页 |
| 2.2.1 上眼睑检测 | 第20-23页 |
| 2.2.2 下眼睑检测 | 第23-24页 |
| 2.2.3 分段直线拟合眼睑 | 第24-26页 |
| 2.3 虹膜图像的归一化 | 第26-28页 |
| 2.3.1 “Rubber-Sheet”模型 | 第26页 |
| 2.3.2 虹膜外边界表示 | 第26-28页 |
| 2.3.3 虹膜区域的表示 | 第28页 |
| 2.4 睫毛检测 | 第28-3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虹膜特征提取算法 | 第31-44页 |
| 3.1 常用虹膜特征提取算法 | 第31-36页 |
| 3.1.1 基于Gabor变换的方法 | 第31-32页 |
| 3.1.2 基于一维小波变换过零点检测法 | 第32页 |
| 3.1.3 基于ICA的虹膜特征提取 | 第32-35页 |
| 3.1.4 主成分分析 | 第35-36页 |
| 3.2 相位一致性 | 第36-39页 |
| 3.2.1 相位一致性的介绍 | 第36-37页 |
| 3.2.2 用局部能量模型推导相位一致性函数 | 第37-39页 |
| 3.3 用LOG-GABOR滤波器计算相位一致性 | 第39-43页 |
| 3.3.1 Log-Gabor滤波器 | 第39-42页 |
| 3.3.2 滤波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基于主相位一致性的虹膜识别技术 | 第44-54页 |
| 4.1 主相位一致性 | 第44-46页 |
| 4.2 虹膜分类 | 第46页 |
| 4.3 实验与分析 | 第46-53页 |
| 4.3.1 实验所用的虹膜图像库 | 第46-47页 |
| 4.3.2 实验结果 | 第47-49页 |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7页 |
| 5.1 主要工作与总结 | 第54-55页 |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