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历史文化景区背景下的游人中心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缘起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5 相关知识理论研究第13-22页
        1.5.1 旅游区规划第13-18页
        1.5.2 地域主义第18-20页
        1.5.3 人文主义第20-22页
    1.6 研究框架图第22-24页
2 历史文化景区和游人中心的理论研究第24-40页
    2.1 历史文化景区的理论研究第24-25页
        2.1.1 历史文化景区概念第24页
        2.1.2 我国历史文化景区文化的特征第24-25页
        2.1.3 历史文化景区的现代转化第25页
    2.2 游人中心理论研究第25-38页
        2.2.1 游人中心概念及历史沿革第25-30页
        2.2.2 游人中心分类第30-35页
        2.2.3 游人中心特点第35-37页
        2.2.4 游人中心发展趋势第37-38页
    2.3 历史文化景区的游人中心第38-39页
        2.3.1 历史文化景区内的建筑要素第38页
        2.3.2 历史文化景区游人中心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2.4 小结第39-40页
3 实例调研——以天坛游人中心(组)、曲阜游客服务中心、韩城古城游人中心为例第40-92页
    3.1 三个游人中心及所在历史文化景区概况第40-47页
        3.1.1 曲阜游客服务中心概况第40-42页
        3.1.2 天坛游人中心(组)概况第42-44页
        3.1.3 韩城古城游人中心概况第44-47页
        3.1.4 小结第47页
    3.2 三个游人中心平面分析第47-55页
        3.2.1 曲阜游客服务中心平面分析第47-50页
        3.2.2 天坛游人中心(组)平面分析第50-52页
        3.2.3 韩城古城游人中心平面分析第52-54页
        3.2.4 小结第54-55页
    3.3 三个游人中心空间分析第55-69页
        3.3.1 曲阜游客服务中心空间分析第55-59页
        3.3.2 天坛游人中心(组)空间分析第59-61页
        3.3.3 韩城古城游人中心空间分析第61-68页
        3.3.4 小结第68-69页
    3.4 三个游人中心造型分析第69-79页
        3.4.1 曲阜游客服务中心造型分析第69-71页
        3.4.2 天坛游人中心(组)造型第71-73页
        3.4.3 韩城古城游人中心造型分析第73-77页
        3.4.4 小结第77-79页
    3.5 三个游人中心尺度分析第79-84页
        3.5.1 曲阜游客服务中心尺度分析第79-80页
        3.5.2 天坛游人中心(组)尺度分析第80-81页
        3.5.3 韩城古城游人中心尺度分析第81-84页
        3.5.4 小结第84页
    3.6 三个游人中心色彩与材料分析第84-88页
        3.6.1 曲阜游客服务中心色彩与材料分析第84-86页
        3.6.2 天坛游人中心(组)色彩与材料分析第86-87页
        3.6.3 韩城古城游人中心色彩与材料分析第87页
        3.6.4 小结第87-88页
    3.7 三个游人中心比较分析第88-91页
    3.8 小结第91-92页
4 历史文化景区游人中心设计的探索第92-130页
    4.1 历史文化景区游人中心设计原则第92-95页
        4.1.1 遵守保护法规第92页
        4.1.2 服从城市规划第92-93页
        4.1.3 尊重景区环境第93-95页
    4.2 历史文化景区游人中心设计的一般流程第95-97页
        4.2.1 前期调研第95-96页
        4.2.2 深度挖掘隐形文化内涵第96页
        4.2.3 整理归纳调研资料第96页
        4.2.4 创作过程第96-97页
    4.3 调查问卷总结第97-99页
    4.4 历史文化景区游人中心设计途径第99-106页
        4.4.1 传统建筑形式的利用第99-101页
        4.4.2 简化、抽象历史符号第101-102页
        4.4.3 隐喻第102-103页
        4.4.4 嵌入式第103-106页
    4.5 历史文化景区游人中心设计具体方法第106-122页
        4.5.1 设计主题的确定第106-108页
        4.5.2 平面布局第108-111页
        4.5.3 功能空间第111-117页
        4.5.4 流线设计第117-118页
        4.5.5 体量的控制第118-120页
        4.5.6 材料第120-122页
    4.6 传统与时代的协调第122-124页
    4.7 历史文化景区游人中心的发展趋势第124-127页
    4.8 小结第127-130页
5 结论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6页
图表目录第136-142页
附录第142-152页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域文化视角下青海海东地区传统村落景观研究
下一篇:现代夯土结构民居振动台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