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1.1.1 能源危机 | 第10-11页 |
1.1.2 环境问题 | 第11-12页 |
1.1.3 太阳能的优势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3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跟踪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 跟踪技术的原理 | 第20-26页 |
2.1 太阳运动轨迹 | 第20-22页 |
2.1.0 赤道坐标系 | 第20-21页 |
2.1.1 地平坐标系 | 第21-22页 |
2.1.2 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 | 第22页 |
2.1.3 确定跟踪坐标系 | 第22页 |
2.2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计算 | 第22-23页 |
2.3 选取跟踪装置的类型 | 第23-26页 |
3 跟踪装置的机械部分 | 第26-30页 |
3.1 机械结构 | 第26-27页 |
3.2 减速机 | 第27-28页 |
3.3 步进电机 | 第28-29页 |
3.4 T 形丝杠和其他部分 | 第29-30页 |
4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第30-44页 |
4.1 跟踪控制方案 | 第30页 |
4.2 单片机的选择 | 第30-32页 |
4.3 电源电路 | 第32-33页 |
4.4 时钟电路 | 第33-34页 |
4.5 串口电路 | 第34页 |
4.6 LCD1602 液晶显示模块电路 | 第34-38页 |
4.6.1 LCD1602 液晶的引脚功能 | 第35-36页 |
4.6.2 LCD1602 的指令说明 | 第36页 |
4.6.3 LCD 1602 的时序 | 第36-37页 |
4.6.4 LCD1602 的标准字符库 | 第37页 |
4.6.5 LCD1602 液晶显示驱动模块 | 第37-38页 |
4.7 步进电机驱动 | 第38-42页 |
4.7.1 L297 芯片 | 第38-41页 |
4.7.2 L298 芯片 | 第41-42页 |
4.8 重力传感器 | 第42-44页 |
5 控制系统软件 | 第44-48页 |
5.1 IAR Embedded Workbench 简介 | 第44页 |
5.2 流程图设计 | 第44-45页 |
5.3 控制程序调试 | 第45-48页 |
6 实验部分 | 第48-62页 |
6.1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48-49页 |
6.1.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 第48页 |
6.1.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第48-49页 |
6.2 实验准备 | 第49-51页 |
6.3 跟踪式和固定式的对比 | 第51-55页 |
6.3.1 晴天天气下跟踪式与固定式的比较 | 第51-53页 |
6.3.2 多云天气下跟踪式和固定式的比较 | 第53-54页 |
6.3.3 连续 10 天的对比情况 | 第54-55页 |
6.4 跟踪消耗的能量 | 第55-56页 |
6.5 验证倾角传感器低温性能 | 第56-62页 |
6.5.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56-58页 |
6.5.2 输出电压与温度的关系 | 第58-59页 |
6.5.3 倾角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 第59-62页 |
7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主要电路图 | 第72-7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