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准备 | 第15-26页 |
2.1 公共管理概述 | 第15-20页 |
2.1.1 公共管理理论 | 第15-18页 |
2.1.2 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20页 |
2.2 海事管理简介 | 第20-22页 |
2.2.1 海事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2.2 海事安全监管的概念 | 第21-22页 |
2.3 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海事建设 | 第22-24页 |
2.3.1 服务型政府 | 第22-23页 |
2.3.2 服务型海事建设 | 第23-24页 |
2.4 LNG船舶的概念及特性 | 第24-26页 |
第3章 湄洲湾LNG船舶海事安全监管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8页 |
3.1 湄洲湾LNG船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现状 | 第26-30页 |
3.1.1 湄洲湾水上安全监管现状 | 第26-28页 |
3.1.2 湄洲湾LNG船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现状 | 第28-30页 |
3.2 LNG船舶安全监管制度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3.2.1 湄洲湾LNG船舶安全监管制度建设问题 | 第30-31页 |
3.2.2 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3.3 LNG船舶安全监管理念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3.3.1 LNG船舶海事安全监管理念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3.2 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3.4 LNG船舶进出港及在港期间执法资源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3.4.1 执法人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3.4.2 执法物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页 |
3.4.3 执法财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3.5 水上搜救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3.5.1 湄洲湾的水上搜救问题 | 第36-37页 |
3.5.2 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第4章 改进湄洲湾LNG船舶海事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38-46页 |
4.1 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4.1.1 完善湄洲湾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 第38页 |
4.1.2 严格执行湄洲湾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4.2 化管理理念为服务理念,寓海事服务于海事管理之中 | 第39-42页 |
4.2.1 更新思想观念,构建服务型海事安全监管 | 第40-41页 |
4.2.2 以顾客为导向促进海事公共管理和服务 | 第41-42页 |
4.3 增加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构建公共安全保障服务机制 | 第42-43页 |
4.3.1 增加执法资源,提供及时的海事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 | 第42-43页 |
4.3.2 构建LNG船舶公共安全保障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能 | 第43页 |
4.4 加强应急搜救体系和应急反应能力的建设 | 第43-46页 |
4.4.1 加强湄洲湾水上应急搜救体系的建设 | 第43-44页 |
4.4.2 加强湄洲湾水上应急反应能力的建设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