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选题意义第8-9页
    1.3 研究方法第9页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9页
    1.5 高技能人才概念的研究综述第9-12页
        1.5.1 国内研究综述第9-10页
        1.5.2 政策文件中“高技能人才”概念综述第10-11页
        1.5.3 核心概念界定第11-12页
第二章 人才政策视角下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第12-19页
    2.1 我国人才政策第12页
    2.2 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第12-16页
        2.2.1 政策导向第13页
        2.2.2 先赋性地位第13-14页
        2.2.3 自致性地位第14-16页
    2.3 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地位第16-19页
        2.3.1 政策扶持第17页
        2.3.2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地位第17-19页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结构中高技能人才的评价和认定制度第19-23页
    3.1 劳动力市场结构第19页
    3.2 劳动力市场结构中高技能人才的评价和认定第19-22页
        3.2.1 院校“双证书”制度第20页
        3.2.2 企业评价和直接认定第20-21页
        3.2.3 社会化鉴定第21-22页
    3.3 其他技术支持评价和认定工作第22-23页
        3.3.1 高技能人才信息库第22页
        3.3.2 其他第22-23页
第四章 教育体制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第23-34页
    4.1 传统教育体制中高技能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技工学校第23-30页
        4.1.1 高职院校第23-26页
        4.1.2 技工学校第26-30页
    4.2 学校教育与企业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培养第30-34页
        4.2.0 国家政策的支持第30-31页
        4.2.1 订单式第31-32页
        4.2.2 集中培训式第32页
        4.2.3 定向培养第32-34页
第五章 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第34-45页
    5.1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第34-36页
        5.1.1 企业内举办短期培训班第34页
        5.1.2 开展技术比武与技能竞赛第34-35页
        5.1.3 以师带徒第35页
        5.1.4 项目攻关第35页
        5.1.5 外送研修第35-36页
        5.1.6 企业内培训机构第36页
    5.2 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华为”为例第36-41页
        5.2.1 企业自办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华为大学第36-38页
        5.2.2 企业内部认证体系第38-39页
        5.2.3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项目第39-40页
        5.2.4 企业内部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轨迹第40-41页
    5.3 企业员工长期自我学习成为高技能人才第41-45页
        5.3.1 典型案例第42-43页
        5.3.2 自我学习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一般规律第43-45页
第六章 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建议第45-49页
    6.1 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第45-47页
        6.1.1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偏低第45页
        6.1.2 评价和认定机制不够完善第45-46页
        6.1.3 院校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力有限第46页
        6.1.4 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难度大第46-47页
    6.2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第47-49页
        6.2.1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高技能人才经济地位第47-48页
        6.2.2 完善评价和认定体系,适当增加灵活性和多样性第48页
        6.2.3 完善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政策保障校企合作第48-49页
        6.2.4 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第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雾环境中烧结纳米银互连材料的电化学迁移失效机理及抑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XEN的桌面虚拟化系统实现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