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储运机械设备论文--泵站(压缩机)设备论文

动静叶轮叶片倾角对油气混输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轴流式油气混输泵概述及其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页
    1.4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2章 水体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第15-28页
    2.1 水体模型的三维建模第15-23页
        2.1.1 基本参数第15页
        2.1.2 螺旋轴流式泵叶片的设计方法第15-17页
        2.1.3 动叶轮几何参数的计算第17-20页
        2.1.4 叶轮叶片的三维建模第20-23页
    2.2 网格划分第23-26页
        2.2.1 网格划分方法第23-24页
        2.2.2 网格分类第24-25页
        2.2.3 网格划分步骤第25-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气液两相流动理论简介与数值模拟基础第28-40页
    3.1 气液两相流动理论简介第28-29页
        3.1.1 多相流的定义及分类第28页
        3.1.2 多相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第28-29页
    3.2 气液两相流的基本控制方程第29-32页
        3.2.1 连续性方程第29-30页
        3.2.2 动量守恒方程第30页
        3.2.3 含气率的计算公式第30-31页
        3.2.4 滑速比第31页
        3.2.5 两相介质密度第31-32页
    3.3 两相流模型第32-33页
        3.3.1 VOF模型(VolumeofFluidModel)第32页
        3.3.2 混合模型(MixtureModel)第32-33页
        3.3.3 欧拉模型(EulerianModel)第33页
    3.4 湍流模型第33-35页
    3.5 壁面边界条件设置第35-36页
    3.6 混输泵性能参数的预测第36-38页
    3.7 网格无关性验证第38-39页
    3.8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叶轮叶片倾角对混输泵性能影响的分析第40-55页
    4.1 不同叶片倾角混输泵的外特性分析第40-42页
        4.1.1 混输泵的外特性曲线第40-41页
        4.1.2 五种方案下混输泵的增压和效率曲线分析第41-42页
    4.2 多工况下混输泵内流场分布分析第42-52页
        4.2.1 不同流量下叶轮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第43-46页
        4.2.2 不同方案混输泵内的压力分布第46-49页
        4.2.3 不同方案下的气相分布情况第49-52页
        4.2.4 不同方案下的速度分析第52页
    4.3 混输泵的增压及效率对比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静叶叶片倾角对混输泵的性能影响第55-65页
    5.1 四种静叶倾角方案对混输泵外特性曲线分析第55-58页
        5.1.1 不同方案混输泵的外特性曲线第55-57页
        5.1.2 不同静叶倾角下混输泵的增压及效率分析第57-58页
    5.2 不同方案下的流场模拟结果第58-64页
        5.2.1 叶轮叶片后倾4°时静叶内部的流场分析第58-60页
        5.2.2 叶轮叶片倾斜0°时静叶内部的流场分布情况第60-64页
    5.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结论第65-66页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毂半锥角对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压缩级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志丹油田X13井区长6沉积微相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