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空气源热泵换热器亭壁一体化供暖零能耗岗亭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2-17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我国能源现状第12-16页
        1.1.3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第16-17页
    1.2 零能耗岗亭第17-21页
        1.2.1 零能耗建筑的发展第17-18页
        1.2.2 空调岗亭供暖现状第18-19页
        1.2.3 空气源热泵直接地板辐射采暖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空气源热泵换热器亭壁一体化岗亭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2-38页
    2.1 空气源热泵换热器亭壁一体化供暖零能耗岗亭介绍第22-23页
    2.2 亭壁蒸发器模型第23-29页
    2.3 压缩机模型第29-31页
    2.4 地板冷凝器模型第31-35页
    2.5 热力膨胀阀模型第35页
    2.6 太阳能发电模块模型第35-36页
    2.7 换热器亭壁一体化空气源热泵系统整机仿真流程图第36-37页
    2.8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换热器亭壁一体化空气源热泵设备选型第38-54页
    3.1 一体化岗亭围护结构第38-40页
    3.2 热泵系统的设计工况第40-42页
    3.3 压缩机选型第42-43页
    3.4 地板冷凝器计算第43-46页
        3.4.1 地板冷凝器设计参数第43-44页
        3.4.2 地板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第44-46页
    3.5 热力膨胀阀选型第46-47页
        3.5.1 热力膨胀阀介绍第46页
        3.5.2 热力膨胀阀选型计算第46-47页
    3.6 亭壁蒸发器计算第47-50页
        3.6.1 亭壁蒸发器设计参数第47页
        3.6.2 亭壁蒸发器换热面积计算第47-50页
    3.7 其他设备选型第50-53页
        3.7.1 太阳能设备选型第50-52页
        3.7.2 气液分离器选型第52页
        3.7.3 干燥过滤器选型第52页
        3.7.4 储液器选型第52-53页
        3.7.5 油分离器选型第53页
    3.8 制冷剂充注量计算第53页
    3.9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仿真结果验证及结果分析第54-62页
    4.1 实验概况第54页
    4.2 仿真验证结果及分析第54-59页
    4.3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五章 空气源热泵换热器亭壁一体化供暖零能耗岗亭可行性分析第62-76页
    5.1 节能性分析第64-67页
        5.1.1 岗亭负荷比较第64-65页
        5.1.2 岗亭空调运行能耗比较第65-67页
        5.1.3 COP比较第67页
    5.2 经济性分析第67-69页
        5.2.1 初投资计算第67-68页
        5.2.2 运行费用计算第68-69页
        5.2.3 费用年值计算第69页
    5.3 热舒适性分析第69-73页
        5.3.1 PMV-PPD第70-72页
        5.3.2 热舒适性分析第72-73页
    5.4 环保分析第73页
    5.5 其他方面第73-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空气源换热器亭壁一体化供暖零能耗岗亭结构模拟优化第76-86页
    6.1 Fluent系统介绍第76页
    6.2 亭壁蒸发器模拟优化结果第76-80页
        6.2.1 室外温度对亭壁蒸发器得热量的影响第76-77页
        6.2.2 太阳辐射照度对亭壁蒸发器得热量的影响第77-78页
        6.2.3 室内温度对亭壁蒸发器得热量的影响第78-79页
        6.2.4 亭壁自身结构对亭壁蒸发器得热量的影响第79-80页
    6.3 地板冷凝器模拟优化结果第80-85页
        6.3.1 冷凝温度对地板表面温度的影响第81-83页
        6.3.2 管径对地板表面温度的影响第83-84页
        6.3.3 管间距对地板表面温度的影响第84页
        6.3.4 填充层厚度对地板表面温度的影响第84-85页
    6.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86-88页
    7.1 结论第86-87页
    7.2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致谢第92-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供暖技术在北方农村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压力平衡原理的防水罩防水效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