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供暖技术在北方农村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第10-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1-12页
    1.2 可再生能源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我国北方农村地区供暖现状及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概况第18-28页
    2.1 建筑气候区的划分第18-20页
    2.2 我国北方新农村的建筑特点第20-21页
    2.3 北方农村采暖方式及特点第21-23页
    2.4 太阳能资源分布第23-24页
    2.5 生物质能资源第24-26页
        2.5.1 生物质能概况第24-25页
        2.5.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供暖系统方案选型第28-46页
    3.1 太阳能-生物质能供暖系统形式及优点第28页
    3.2 系统方案选择第28-44页
        3.2.1 太阳能供暖系统形式选择第28-30页
        3.2.2 太阳能集热器系统第30-35页
            3.2.2.1 太阳能集热器的分类和特点第30-33页
            3.2.2.2 太阳能供暖系统分类第33-34页
            3.2.2.3 太阳能集热器设计第34-35页
        3.2.3 蓄热水箱设计第35-36页
        3.2.4 室内采暖末端选取第36-37页
        3.2.5 辅助热源的设计第37-42页
            3.2.5.1 辅助热源的必要性第37页
            3.2.5.2 辅助热源的形式第37-42页
        3.2.6 管路保温设计第42-43页
            3.2.6.1 管路保温的规定第42-43页
            3.2.6.2 管路材料及保温要求第43页
        3.2.7 自控系统设计第43-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供暖实验研究第46-72页
    4.1 实验系统与装置第46-61页
        4.1.1 实验系统第46-47页
        4.1.2 实验的设计与计算第47-61页
            4.1.2.1 建筑热负荷计算第50-53页
            4.1.2.2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计算第53-55页
            4.1.2.3 太阳能集热器的设计流量与水泵功率计算第55-57页
            4.1.2.4 蓄热系统计算与安装第57-58页
            4.1.2.5 水箱的安装第58-59页
            4.1.2.6 辅助热源设计第59-60页
            4.1.2.7 管道保温设计第60页
            4.1.2.8 自动控制系统第60-61页
    4.2 实验内容与过程第61-66页
        4.2.1 实验目的第61页
        4.2.2 检测仪器与分析内容第61-65页
            4.2.2.1 检测设备第61-62页
            4.2.2.2 设备安装第62-65页
        4.2.3 实验过程第65-66页
    4.3 实验数据及分析第66-71页
        4.3.1 系统运行实验第66-69页
            4.3.1.1 太阳辐射强度监测第66-67页
            4.3.1.2 系统连续运行时室内外平均温度对比第67页
            4.3.1.3 晴天白天太阳能供暖效果第67-68页
            4.3.1.4 系统运行中各测点温度第68-69页
        4.3.2 系统供暖效果对比实验第69-71页
            4.3.2.1 晴天夜间辅助热源供暖效果对比实验第69-70页
            4.3.2.2 室外低温情况下辅助热源供暖对比实验第70-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供暖系统效益分析第72-79页
    5.1 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供暖系统节能量第72-75页
        5.1.1 系统年节能量第72页
        5.1.2 系统节能费用第72-74页
        5.1.3 系统回收年限第74-75页
    5.2 不同供暖方式的经济性比较第75-77页
    5.3 环境效益分析第77-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79-81页
    6.1 结论第79-80页
    6.2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附录第85-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塑—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空气源热泵换热器亭壁一体化供暖零能耗岗亭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