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监管网络舆情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6-17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6页
        (二)案例研究法第16页
        (三)比较研究法第16页
        (四)研究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第17-25页
    一、政府监管内涵界定第17页
    二、网络舆情内涵界定第17-20页
        (一)网络舆情的涵义第17页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第17-19页
        (三)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特点第19-20页
    三、政府监管网络舆情内涵第20-23页
        (一)监管主体第20页
        (二)监管主要内容第20-22页
        (三)监管应对处置第22-23页
    四、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的重要意义第23页
        (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23页
        (二)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第23页
        (三)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第23页
    五、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的理论基础第23-25页
        (一)沉默的螺旋第23-24页
        (二)善治理论第24页
        (三)习近平的网络安全观第24-25页
第三章 我国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第25-29页
    一、我国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的现状第25-26页
        (一)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的相关法规政策的基本确立第25页
        (二)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的工作日益完善第25页
        (三)政府监管网络舆情方向更加清晰第25-26页
        (四)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的先进技术积极引进第26页
    二、我国网络舆情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一)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监管应急管理缺位第26-27页
        (二)政府对网络舆情监管工作认识不足第27页
        (三)基层政府应对和处置舆情问题突出第27页
        (四)网络舆情监测技术落后第27页
    三、我国政府监管网络舆情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7-29页
        (一)政府部门官员的网络素养不高第27-28页
        (二)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缺乏制度保障第28页
        (三)工作、管理缺少沟通联动第28页
        (四)先进监控技术尚未普及第28-29页
第四章 我国政府监管网络舆情经典案例分析第29-32页
    一、雪乡:总结教训本末倒置第29-30页
    二、河间:把媒体当“友军”第30页
    三、两种模式比较分析第30-32页
第五章 国外网络舆情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2-37页
    一、国外政府监管网络舆情具体措施第32-34页
        (一)欧美部分国家网络舆情监管模式第32-33页
        (二)亚洲其他国家网络舆情监管模式第33-34页
    二、对我国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的启示第34-37页
        (一)网络舆情新格局已形成第34-35页
        (二)舆情应对需安抚公众的“集体焦虑”第35页
        (三)用主流媒体对冲“自媒体”偏差第35-36页
        (四)舆情应对手法:不存在最佳解决方案第36-37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政府网络舆情监管系统的措施第37-44页
    一、加强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的队伍建设第37-39页
        (一)注重对网络舆情监管人员的培训第37页
        (二)明确网络舆情相关监管人员职责第37-38页
        (三)严格建立追责制度第38页
        (四)提高政府部门网络执政能力第38-39页
    二、加强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的制度保障第39-41页
        (一)建立网络舆情的快速报告制度第39页
        (二)把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纳入政府常态工作第39页
        (三)树立政府监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第39-40页
        (四)构建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长效机制第40-41页
    三、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沟通机制第41-42页
        (一)搭建网络舆情交互平台第41页
        (二)推进和完善各部门联合管理机制第41页
        (三)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第41-42页
        (四)完善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第42页
    四、充分实现先进技术手段在网络舆情政府监管中的应用第42-44页
        (一)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第42页
        (二)建立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市公共停车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大数据运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