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一、“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概述 | 第12-20页 |
| (一)“冒用”的解释 | 第12-13页 |
| 1.“冒用”的基本内涵 | 第12-13页 |
| 2.“冒用”的对象 | 第13页 |
| (二)信用卡的概念 | 第13-16页 |
| 1.一般形式 | 第14页 |
| 2.特殊形式 | 第14-16页 |
| (三)“诈骗”的理解 | 第16-20页 |
| 二、“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 | 第20-32页 |
| (一)拾得信用卡并使用 | 第20-25页 |
| 1.取得信用卡的定性 | 第20-21页 |
| 2.不构成侵占罪 | 第21-22页 |
| 3.不构成盗窃罪 | 第22-23页 |
| 4.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 第23-25页 |
| (二)借用信用卡行为的定性 | 第25-26页 |
| 1.借卡人恶意透支行为的认定 | 第25-26页 |
| 2.持卡人行为的定性 | 第26页 |
| (三)盗窃信用卡并使用 | 第26-32页 |
| 1.盗窃的对象 | 第27-28页 |
| 2.对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质疑 | 第28-32页 |
| 三、“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特殊形态 | 第32-36页 |
| (一)既遂标准 | 第32-33页 |
| (二)共同犯罪 | 第33-36页 |
| 结语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