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理论 | 第16-19页 |
2.1 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概念 | 第16页 |
2.2 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原则 | 第16页 |
2.3 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 第19-27页 |
3.1 光伏电源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 第19-22页 |
3.1.1 光伏系统并网位置对配电网潮流和电压分布影响 | 第21页 |
3.1.2 光伏系统并网容量对配电网潮流和电压分布影响 | 第21-22页 |
3.2 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1 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2 对电压的影响 | 第23页 |
3.2.3 对电网调度的影响 | 第23页 |
3.3 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规划方案评价的特殊性 | 第23-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27-45页 |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第27-28页 |
4.2 评价指标的作用 | 第28页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第29-34页 |
4.4.1 指标的检验 | 第30页 |
4.4.2 定量指标筛选 | 第30-33页 |
4.4.3 定性指标的量化 | 第33-34页 |
4.5 含分布式电源的城市配电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8页 |
4.5.1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 | 第34页 |
4.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准层 | 第34-36页 |
4.5.3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层 | 第36-38页 |
4.6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评判标准 | 第38-44页 |
4.6.1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38-42页 |
4.6.2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基于AHP的配电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 第45-58页 |
5.1 背景资料 | 第45-49页 |
5.2 评价模型 | 第49-52页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第52-53页 |
5.4 建立方案属性决策表 | 第53-54页 |
5.5 判断矩阵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 第54-56页 |
5.6 层次总排序及结果 | 第56-5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