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号处理的声空化监控及组织异常信号检测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7页 | 
| 1.1 超声及超声空化 | 第12-14页 | 
| 1.2 气泡运动及空化参数 | 第14页 | 
| 1.3 环境参数对声空化的影响 | 第14-15页 | 
| 1.4 气泡溶解过程 | 第15-16页 |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超声空化监测 | 第17-29页 | 
| 2.1 测量方法 | 第17-19页 | 
| 2.1.1 被动空化检测 | 第18页 | 
| 2.1.2 主动空化检测 | 第18-19页 | 
| 2.1.3 光学法 | 第19页 | 
| 2.2 测量系统 | 第19-21页 | 
| 2.3 实验结果 | 第21-26页 | 
| 2.3.1 持续工作时间的影响 | 第21-22页 | 
| 2.3.2 驱动功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 2.3.3 温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2.3.4 含气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2.3.5 清洗剂的影响 | 第25-26页 | 
| 2.4 讨论 | 第26-28页 | 
| 2.5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超声空化预测 | 第29-41页 | 
| 3.1 测量系统和方法 | 第29-34页 | 
| 3.1.1 测量装置 | 第29-30页 | 
| 3.1.2 数据采集 | 第30-32页 | 
| 3.1.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与预测 | 第32-34页 | 
| 3.2 结果 | 第34-39页 | 
| 3.2.1 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 3.2.2 空化识别 | 第36-38页 | 
| 3.2.3 空化剂量预测 | 第38-39页 | 
| 3.3 讨论 | 第39-40页 |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气泡溶解过程 | 第41-58页 | 
| 4.1 气泡动力学方程 | 第41页 | 
| 4.2 超声造影剂微泡动力学方程 | 第41-44页 | 
| 4.2.1 de Jong模型 | 第42-43页 | 
| 4.2.3 Church模型 | 第43页 | 
| 4.2.4 Hoff模型 | 第43-44页 | 
| 4.3 气泡溶解模拟 | 第44-46页 | 
| 4.3.1 气泡溶解方程 | 第44-45页 | 
| 4.3.2 气泡散射截面 | 第45页 | 
| 4.3.3 气泡尺寸分布 | 第45页 | 
| 4.3.4 拟合 | 第45-46页 | 
| 4.4 ACD系统和B超比对实验 | 第46-50页 | 
| 4.4.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 4.4.2 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 4.5 B超监测体内气泡溶解过程 | 第50-54页 | 
| 4.5.1 脉冲冲击波碎石 | 第50-52页 | 
| 4.5.2 脉冲冲击波治疗 | 第52-54页 | 
| 4.6 讨论 | 第54-56页 | 
| 4.7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组织异常信号检测 | 第58-74页 | 
| 5.1 超声成像技术 | 第58页 | 
| 5.2 B超诊断 | 第58-59页 | 
| 5.3 生物组织异常 | 第59-61页 | 
| 5.4 数据获取和图像预处理 | 第61页 | 
| 5.4.1 数据获取 | 第61页 | 
| 5.4.2 图像预处理 | 第61页 | 
| 5.5 异常特征 | 第61-65页 | 
| 5.5.1 分布函数 | 第61-63页 | 
| 5.5.2 相对P值 | 第63-64页 | 
| 5.5.3 分形维数 | 第64-65页 | 
| 5.6 实验结果 | 第65-71页 | 
| 5.6.1 相对P值 | 第66-68页 | 
| 5.6.2 分形维数 | 第68-71页 | 
| 5.7 讨论 | 第71-73页 | 
| 5.8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91页 |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