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光调制器在波前编码系统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1.1 大景深成像系统的优势及应用 | 第8-9页 |
1.1.2 波前编码技术与系统 | 第9-10页 |
1.1.3 波前编码系统的关键器件及实现 | 第10-11页 |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波前编码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2.1 波前编码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3-17页 |
2.1.1 波前编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原理 | 第13-14页 |
2.1.2 常用的相位板类型 | 第14-17页 |
2.2 图像恢复的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第三章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原理 | 第20-34页 |
3.1 空间光调制器及其种类 | 第20-21页 |
3.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 | 第21-26页 |
3.2.1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结构 | 第21-22页 |
3.2.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复振幅调制 | 第22-26页 |
3.3 空间光调制器的调制特性分析 | 第26-34页 |
3.3.1 空间光调制器的强度调制特性 | 第27-30页 |
3.3.2 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调制特性 | 第30-34页 |
第四章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板模拟 | 第34-54页 |
4.1 菲涅耳透镜和二元衍射光学 | 第34-39页 |
4.2 立方相位板的一般特征及模拟方法 | 第39-41页 |
4.2.1 立方相位板的特征 | 第39页 |
4.2.2 模拟方法 | 第39-41页 |
4.3 模拟相位板的性能 | 第41-45页 |
4.3.1 菲涅耳衍射特性 | 第41-43页 |
4.3.2 模拟相位板波前编码系统的性质 | 第43-45页 |
4.4 调制器参数对模拟相位板性能的影响和限制 | 第45-54页 |
4.4.1 非理想纯相位调制的影响 | 第45-47页 |
4.4.2 像素结构的影响 | 第47-50页 |
4.4.3 相位调制量不足2π的影响 | 第50-54页 |
第五章 模拟性能及结果分析 | 第54-70页 |
5.1 调制器的性能测试 | 第54-59页 |
5.1.1 调制器的基本参数测量 | 第54-56页 |
5.1.2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强度调制特性 | 第56-57页 |
5.1.3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调制特性 | 第57-59页 |
5.2 相位板的模拟实现 | 第59-61页 |
5.3 基于模拟相位板的波前编码性能分析 | 第61-67页 |
5.3.1 系统点扩散函数 | 第61-64页 |
5.3.2 离焦时的点扩散函数 | 第64-66页 |
5.3.3 成像系统的景深 | 第66-67页 |
5.4 模拟相位板与实际相位板的对比分析 | 第67-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