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碳纳米管 | 第10-16页 |
1.2.1 碳纳米管的结构 | 第10-11页 |
1.2.2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第11-15页 |
1.2.3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 | 第15-16页 |
1.3 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 | 第16-19页 |
1.3.1 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3.2 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18页 |
1.3.3 碳纳米管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 第18-19页 |
1.4 研究现状的分析及问题的提出 | 第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1页 |
2.2 复合粉末制备工艺 | 第21-22页 |
2.3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22-24页 |
2.3.1 复合粉末的制备设备 | 第22页 |
2.3.2 碳产物和复合粉末的分析表征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超临界流体模块自组装石墨化研究 | 第24-35页 |
3.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24-25页 |
3.2 碳产物形貌与微结构表征 | 第25-27页 |
3.2.1 碳产物XRD 和Raman 分析 | 第25-26页 |
3.2.2 碳产物SEM 和EDX 分析 | 第26-27页 |
3.2.3 碳产物HRTEM 分析 | 第27页 |
3.3 超临界流体石墨化反应机理 | 第27-30页 |
3.4 石墨化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30-34页 |
3.4.1 反应时间对碳产物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2 反应温度和压力对碳产物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3 C_2Cl_6 和AlCl_3 浓度对碳产物的影响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铝对模块自组装石墨化体系的影响 | 第35-41页 |
4.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35-36页 |
4.2 碳/铝混合粉末形貌与微结构表征 | 第36-38页 |
4.2.1 碳/铝混合粉末XRD 和Raman 分析 | 第36-37页 |
4.2.2 碳/铝混合粉末SEM 分析 | 第37-38页 |
4.3 铝粉表面性质对石墨化体系的影响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原位自生碳纳米片/铝和碳纳米球/铝复合粉末研究 | 第41-49页 |
5.1 原位自生碳纳米片/铝复合粉末的研究 | 第41-44页 |
5.1.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41页 |
5.1.2 碳纳米片/铝复合粉末形貌与微结构表征 | 第41-43页 |
5.1.3 原位自生碳纳米片/铝复合粉末的合成机理 | 第43-44页 |
5.2 原位自生碳纳米球/铝复合粉末的研究 | 第44-48页 |
5.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45页 |
5.2.2 碳纳米球/铝复合粉末形貌与微结构表征 | 第45-47页 |
5.2.3 原位自生碳纳米球/铝复合粉末的合成机理 | 第47-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原位自生碳纳米管/铝复合粉末的研究 | 第49-55页 |
6.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49-50页 |
6.2 碳纳米管/铝复合粉末形貌与微结构表征 | 第50-53页 |
6.2.1 碳纳米管/铝复合粉末SEM 分析 | 第50-51页 |
6.2.2 碳纳米管/铝复合粉末TEM 和HRTEM 分析 | 第51-52页 |
6.2.3 碳纳米管/铝复合粉末Raman 分析 | 第52-53页 |
6.3 原位自生碳纳米管/铝复合粉末的合成机理 | 第53-5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