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12页 |
2 中美银行业监管历史回顾 | 第12-22页 |
2.1 国际银行业监管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2.2 美国银行业监管历史回顾 | 第14-17页 |
2.3 中国银行业监管历史回顾 | 第17-20页 |
2.4 中美银行业监管历史回顾的启示 | 第20-22页 |
3 中美银行业监管方式比较 | 第22-37页 |
3.1 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比较 | 第22-24页 |
3.1.1 美国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 | 第22-23页 |
3.1.2 中国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 | 第23-24页 |
3.2 对商业银行业务运营的监管比较 | 第24-32页 |
3.2.1 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比较 | 第25-29页 |
3.2.2 对流动性的监管比较 | 第29-31页 |
3.2.3 对呆账准备金的监管比较 | 第31-32页 |
3.3 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比较 | 第32-34页 |
3.3.1 美国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 | 第32-33页 |
3.3.2 中国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 | 第33-34页 |
3.4 对商业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的比较 | 第34-37页 |
3.4.1 美国对商业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35-36页 |
3.4.2 中国对商业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36-37页 |
4 中美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改革新方向 | 第37-47页 |
4.1 从金融危机看美国银行监管缺失 | 第38-40页 |
4.1.1 美国银行监管存在监管真空 | 第38页 |
4.1.2 银行监管滞后,与金融创新不匹配 | 第38-39页 |
4.1.3 对房地产信贷市场监管不力 | 第39页 |
4.1.4 对信息披露监管不足 | 第39-40页 |
4.2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对银行业的影响 | 第40-43页 |
4.2.1 从功能性监管向目标性监管转变 | 第40-42页 |
4.2.2 限制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 | 第42页 |
4.2.3 美联储被赋予更大的监管职责 | 第42-43页 |
4.3 中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第43-47页 |
4.3.1 银行应该审慎经营,不能忽视住房按揭贷款风险 | 第43-44页 |
4.3.2 正确认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 第44-45页 |
4.3.3 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 | 第45页 |
4.3.4 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45-46页 |
4.3.5 中国版Basel Ⅲ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详细摘要 | 第5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