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研究我国个人消费信贷法律制度的意义 | 第7-8页 |
1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法律界定 | 第8-13页 |
1.1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内涵 | 第8-9页 |
1.2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法律关系结构的基本形态的比较分析 | 第9-11页 |
1.3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外延 | 第11-13页 |
2 个人信用消费立法问题分析 | 第13-24页 |
2.1 中国个人信用消费法律环境的缺失 | 第13-15页 |
2.2 我国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立法原则的欠缺与分析 | 第15-16页 |
2.3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合同缔结中的信用分析 | 第16-21页 |
2.3.1 信用证明材料的证明作用分析 | 第16-19页 |
2.3.2 间接信用的影响力分析 | 第19-21页 |
2.4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合同履行中贷款人还款期风险控制问题 | 第21-23页 |
2.5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之消费者保护缺陷 | 第23-24页 |
3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法律制度设计 | 第24-30页 |
3.1 制定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相关法律的必要性 | 第24页 |
3.2 我国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立法指导原则 | 第24-27页 |
3.3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合同缔结过程的立法规定 | 第27-29页 |
3.3.1 结合贷款申请人的综合信用额度对合同缔结进行相关限制 | 第27-28页 |
3.3.2 合理确定必须提供的信用材料和可以提供的信用证明材料 | 第28页 |
3.3.3 合理利用借款人的间接信用 | 第28-29页 |
3.4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合同履行的立法规定 | 第29页 |
3.4.1 消费者保护原则 | 第29页 |
3.4.2 引入个人破产制度 | 第29页 |
3.5 制定信贷审查员的职业标准 | 第29-30页 |
3.6 加强其他个人征信立法 | 第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34-35页 |
详细摘要 | 第35-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