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我国非营利组织及其立法的发展 | 第8-13页 |
1.1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界定 | 第8-9页 |
1.2 中国民间结社的历史土壤 | 第9-11页 |
1.3 我国非营利组织立法的发展 | 第11-12页 |
1.4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制度 | 第12-13页 |
2 非营利组织在设立方面的限制 | 第13-26页 |
2.1 强制登记主义造成的阻碍 | 第14-16页 |
2.2 严格的许可主义所造成的阻碍 | 第16-18页 |
2.3 登记门槛过高造成的障碍 | 第18-22页 |
2.3.1 与民法通则的比较 | 第18-19页 |
2.3.2 与其他各国的比较——会员法定人数的限制 | 第19-20页 |
2.3.3 与公司法规定的注册资金的比较——资金方面的限制 | 第20-22页 |
2.4 组织类型的缺陷所造成的障碍 | 第22-26页 |
2.4.1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类型如何形成 | 第22-24页 |
2.4.2 组织类型的交叉和冲突 | 第24-25页 |
2.4.3 组织类型的特征和非营利组织功能的冲突 | 第25-26页 |
3 基金会设立的法律障碍 | 第26-30页 |
3.1 立法的滞后一直制约基金会发展 | 第26-27页 |
3.2 我国对基金会设立的资金要求过于严格 | 第27-29页 |
3.3 基金会设立批准程序门槛过高 | 第29页 |
3.4 对基金会募集活动范围和支出限制规定不合理 | 第29-30页 |
3.4.1 资金募集活动地域限制 | 第29-30页 |
3.4.2 支出限制 | 第30页 |
4 以"结社自由"为视角——解决非营利组织设立法律障碍的理论基础 | 第30-35页 |
4.1 限制结社自由的基本原则 | 第30-33页 |
4.2 以社会发展为视角——解决非营利组织设立法律障碍的现实基础 | 第33-35页 |
5 破除非营利组织设立障碍的建议 | 第35-40页 |
5.1 承认未登记社团 | 第35-36页 |
5.2 取消一般设立的许可主义、解除数量限制,实行准则主义 | 第36-37页 |
5.3 降低社团法人登记的门槛 | 第37页 |
5.4 放松对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地域限制和数量控制,鼓励竞争 | 第37-38页 |
5.5 放松对基金会原始资金和资金运用的控制 | 第38-39页 |
5.6 合理确定非营利组织类型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详细摘要 | 第46-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