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变质软岩的定义 | 第10-11页 |
1.2.2 变质软岩的分类 | 第11页 |
1.2.3 变质软岩填料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4 变质软岩路堤填筑压实方法及标准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5 变质软岩路堤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变质软岩填料的基本特性研究 | 第16-29页 |
2.1 变质软岩填料的颗粒级配特性 | 第16-20页 |
2.1.1 变质软岩填料颗粒级配 | 第16-17页 |
2.1.2 变质软岩填料颗粒级配分析 | 第17-20页 |
2.2 变质软岩填料的密度特性 | 第20-23页 |
2.2.1 最大干密度的检测方法 | 第20-22页 |
2.2.2 含石量对干密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 变质软岩填料的压缩变形特性 | 第23-24页 |
2.4 变质软岩填料的颗粒破碎特性 | 第24-27页 |
2.4.1 变质软岩填料颗粒破碎的产生 | 第24-25页 |
2.4.2 变质软岩填料颗粒破碎的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2.4.3 填料颗粒破碎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变质软岩路堤的填筑压实方法研究 | 第29-53页 |
3.1 变质软岩填料压实的影响因素 | 第29-37页 |
3.1.1 压实方法的影响 | 第29-34页 |
3.1.2 碾压松铺厚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3 碾压遍数的影响 | 第35页 |
3.1.4 碾压速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5 压路机吨位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 变质软岩填料特性对压实方法的要求 | 第37-40页 |
3.2.1 变质软岩填料岩性对压实方法的要求 | 第37-39页 |
3.2.2 变质软岩填料粒径组成对压实方法的要求 | 第39-40页 |
3.3 变质软岩路堤的现场填筑压实试验 | 第40-52页 |
3.3.1 填筑压实试验设计 | 第40-41页 |
3.3.2 填筑压实 | 第41-42页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3.3.4 两种碾压方案的比选 | 第46-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变质软岩路堤的施工质量检测标准研究 | 第53-65页 |
4.1 变质软岩路堤压实度检测方法 | 第53-56页 |
4.1.1 最大干密度及现场干密度的确定 | 第53-55页 |
4.1.2 压实度检测法的优缺点 | 第55-56页 |
4.2 变质软岩路堤沉降量检测方法 | 第56-60页 |
4.2.1 沉降差检测法 | 第56页 |
4.2.2 沉降率检测法 | 第56-60页 |
4.3 变质软岩路堤回弹弯沉检测方法 | 第60-63页 |
4.3.1 弯沉检测法的应用状况 | 第60页 |
4.3.2 现场弯沉检测试验 | 第60-63页 |
4.4 三种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的比选 | 第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