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8页 |
1.2.1 现代爆破理论的最新进展 | 第11页 |
1.2.2 现代爆破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11-12页 |
1.2.3 爆破数学模型的评价及发展趋势 | 第12页 |
1.2.4 优化算法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2.4.1 进化优化的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2.4.2 进化优化的新算法 | 第13-16页 |
1.2.5 CAD 技术在爆破工程领域的发展 | 第16-18页 |
1.2.5.1 爆破 CAD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2.5.2 爆破 CAD 国内发展与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优化模型、优化算法及算例分析 | 第20-32页 |
2.1 隧道爆破参数优化模型 | 第20-22页 |
2.2 进化算法 | 第22-24页 |
2.2.1 进化优化算法解决对象的描述 | 第22-23页 |
2.2.2 进化优化算法结构 | 第23页 |
2.2.3 进化算法几个环节的解释 | 第23-24页 |
2.3 遗传算法 | 第24-25页 |
2.3.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第24页 |
2.3.2 遗传操作 | 第24-25页 |
2.3.3 遗传算法的优化步骤 | 第25页 |
2.4 微分进化算法 | 第25-27页 |
2.4.1 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流程 | 第25-26页 |
2.4.2 微分进化算法的扩展 | 第26-27页 |
2.5 实例分析 | 第27-31页 |
2.6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CAD 二次开发及隧道爆破参数设计 | 第32-40页 |
3.1 AutoCAD 各二次开发工具比较分析 | 第32-34页 |
3.1.1 ADS 开发工具 | 第32页 |
3.1.2 VBA 开发工具 | 第32页 |
3.1.3 Auto LISP 开发工具 | 第32-33页 |
3.1.4 分析 | 第33页 |
3.1.5 应用 VisualBasic6.0 和 Auto LISP 开发 | 第33-34页 |
3.2 隧道爆破参数设计 | 第34-40页 |
3.2.1 钻爆设计 | 第34页 |
3.2.2 炮眼设计 | 第34-35页 |
3.2.2.1 炮眼直径 | 第34页 |
3.2.2.2 炮眼深度 | 第34-35页 |
3.2.2.3 炮眼数目 | 第35页 |
3.2.3 炮眼布置 | 第35-37页 |
3.2.3.1 周边眼 | 第35-36页 |
3.2.3.2 辅助眼 | 第36页 |
3.2.3.3 掏槽眼 | 第36-37页 |
3.2.4 最小抵抗线 W | 第37页 |
3.2.5 不耦合装药系数 | 第37-38页 |
3.2.6 装药量 | 第38-39页 |
3.2.6.1 单孔装药量 | 第38页 |
3.2.6.2 线装药密度 | 第38-39页 |
3.2.6.3 单位炸药消耗量 | 第39页 |
3.2.7 起爆顺序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隧道爆破 CAD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第40-49页 |
4.1 系统组成 | 第40-43页 |
4.1.1 知识库 | 第40页 |
4.1.2 数据库 | 第40-41页 |
4.1.3 推理机 | 第41-43页 |
4.1.4 解释机构 | 第43页 |
4.2 系统结构及其功能模块 | 第43-45页 |
4.3 爆破 CAD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第45-48页 |
4.4 系统开发采用的工具和软件 | 第48-49页 |
第五章 隧道爆破 CAD 系统的工程应用 | 第49-55页 |
5.1 狮子沟隧道工程概况 | 第49页 |
5.2 隧道爆破 CAD 系统的实例应用 | 第49-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