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劳动卫生论文--职业性疾病预防论文--生产性毒物及职业中毒论文

ALAD和VDR基因多态性对汉族铅暴露工人铅毒性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2页
第二章 材料、对象和方法第12-19页
    2.1 材料第12-14页
        2.1.1 主要仪器第12页
        2.1.2 主要试剂盒及试剂第12-13页
        2.1.3 试剂的配制方法第13-14页
    2.2 研究方法及步骤第14-18页
        2.2.1 作业环境现场监测第14页
        2.2.2 工人健康体检第14页
        2.2.3 问卷调查第14页
        2.2.4 研究对象第14页
        2.2.5 血样采集第14页
        2.2.6 提取基因组 DNA第14-15页
        2.2.7 DNA 浓度的测定第15页
        2.2.8 引物设计第15页
        2.2.9 PCR 扩增第15-16页
        2.2.10 PCR 扩增产物分析第16-17页
        2.2.1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MspI 酶切 ALAD 基因的 PCR 产物及酶切产物分析第17页
        2.2.1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smI 酶切 VDR 基因 PCR 产物及酶切产物分析第17-18页
        2.2.13 测定血清钙的浓度第18页
    2.3 数据分析第18-19页
第三章 结果第19-26页
    3.1 工人作业环境监测及工作现状调查第19-20页
    3.2 所有工人血铅水平的正态性检验第20页
    3.3 2011 年不同铅作业位工人血铅水平第20-21页
    3.4 研究对象第21-23页
        3.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描述第21-22页
        3.4.2 不同 ALAD 和 VDR 基因型分布及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第22-23页
    3.5 研究对象血红蛋白和血清钙水平的正态性检验第23页
    3.6 血铅和血红蛋白在不同 ALAD 基因型工人的差异性分析第23-24页
    3.7 血铅和血清钙在不同 VDR 基因型工人的差异性分析第24页
    3.8 血红蛋白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24页
    3.9 影响血铅和血清钙水平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24-26页
第四章 讨论第26-30页
    4.1 作业环境与工人健康的关系第26页
    4.2 ALAD 和 VDR 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第26-27页
    4.3 ALAD 基因型对铅毒性的影响第27-28页
    4.4 VDR 基因型与铅毒性的关系第28-30页
第五章 结论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6页
综述第36-44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第44-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spase抑制剂F1013的临床前毒代动力学及其排泄、代谢研究
下一篇:我国粮食安全预警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