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寡营养条件下阿特拉津降解菌株筛选及降解途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3页
        1.1.1 阿特拉津的使用现状第10页
        1.1.2 阿特拉津对水体的污染第10-11页
        1.1.3 阿特拉近的理化性质第11-12页
        1.1.4 阿特拉津的危害第12-13页
    1.2 水中阿特拉津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1 常规水处理工艺第13页
        1.2.2 化学方法第13-14页
        1.2.3 微生物方法第14页
    1.3 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阿特拉津降解菌微生物类型第14-15页
        1.3.2 阿特拉津生物降解途径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阿特拉津降解酶系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和意义第17页
        1.4.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第17页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7页
    1.5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第17-20页
        1.5.1 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0-31页
    2.1 试验装置第20-21页
        2.1.1 污泥驯化装置第20页
        2.1.2 菌种培养装置第20-21页
    2.2 试验材料第21-24页
        2.2.1 菌种来源第21-22页
        2.2.2 试验用水第22页
        2.2.3 培养基第22-23页
        2.2.4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23-24页
    2.3 试验方法第24-31页
        2.3.1 降解菌的驯化分离和培养方法第24-26页
        2.3.2 降解菌菌种鉴定方法第26-29页
        2.3.3 阿特拉津浓度测定方法第29页
        2.3.4 阿特拉津降解中间产物检测方法第29-31页
第3章 阿特拉津降解菌的驯化分离与鉴定第31-39页
    3.1 阿特拉津降解菌的驯化分离第31-35页
        3.1.1 降解菌的驯化第31-34页
        3.1.2 降解菌的分离与纯化第34-35页
    3.2 阿特拉津降解菌的鉴定第35-38页
        3.2.1 降解菌形态观察第35-36页
        3.2.2 降解菌生理生化鉴定第36页
        3.2.3 降解菌 16S rRNA 鉴定第36-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阿特拉津降解菌生长影响因素与降解特性研究第39-50页
    4.1 阿特拉津降解菌生长影响因素研究第39-43页
        4.1.1 pH 对降解菌生长的影响第39-40页
        4.1.2 温度对降解菌生长的影响第40-41页
        4.1.3 通氧量对降解菌生长的影响第41-42页
        4.1.4 降解菌可利用的碳源和氮源的确定第42-43页
    4.2 阿特拉津降解菌降解特性研究第43-48页
        4.2.1 阿特拉津浓度对降解菌降解特性的影响第43-45页
        4.2.2 外加氮源对降解菌降解特性的影响第45页
        4.2.3 重金属离子对降解菌降解特性的影响第45-47页
        4.2.4 菌 1 和菌 3 联合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第47页
        4.2.5 降解菌对同类三嗪环除草剂的降解第47-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阿特拉津降解途径的研究第50-62页
    5.1 中间产物的液质检测及分析第50-55页
        5.1.1 中间产物的液质检测结果第50-53页
        5.1.2 液质分析第53-55页
    5.2 阿特拉津降解过程中脱氯研究第55-56页
    5.3 阿特拉津降解过程中氮转化研究第56-60页
    5.4 降解菌降解阿特拉津的降解途径分析第60-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载导航仪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高功率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封装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