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国产主旋律影视剧民族性的时代体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引论第9-15页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缘起第9-10页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一、民族主义学术研究第10-11页
        二、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研究第11页
        三、民族主义与影视剧相结合的研究第11页
        四、相关影视剧研究第11-12页
        五、学术界研究述评第12页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12-13页
    第四节 课题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3页
        二、分析与综合法第13页
        三、个案研究法第13-14页
        四、对比研究法第14-15页
第二章 全球背景下的民族性研究第15-26页
    第一节 全球背景下民族主义研究思潮第15-18页
        一、当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第15-16页
        二、当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三次浪潮第16页
        三、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内涵第16-18页
        四、民族主义的界定第18页
    第二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概述第18-21页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19-20页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中民族化问题的说明第20-21页
    第三节 民族性观念与影视剧第21-26页
        一、民族性概念及影视剧民族性的界定第21页
        二、全球化背景下影视剧民族化之路第21-23页
        三、“主旋律”影视剧的提出、演进和界定第23-24页
        四、主流影视剧、新主流影视剧和主旋律影视剧在界定上的讨论第24-26页
第三章 传统主旋律影视剧的民族性体现及阶段呈现第26-38页
    第一节 传统主旋律影视剧的历史是一段体现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进步的历史第26-28页
        一、模糊其他党派的作用与力量第26-27页
        二、崇高人物树立的趋时性第27-28页
    第二节 “英雄”与“敌人”的展现第28-30页
        一、英雄的神圣化第28-29页
        二、敌人的“反面脸谱化”第29-30页
    第三节 辨析传统主旋律影视剧的民族精神第30-31页
        一、担负民族精神第30页
        二、束缚民族精神第30-31页
    第四节 传统主旋律影视剧民族性的阶段呈现第31-38页
        一、“中国共产党人阶段”(1949 年~1962 年)第32-33页
        二、“一致对外的中国人阶段”(1956 年~1966 年)第33-34页
        三、“全民政治的红卫兵阶段”(1966 年~1978 年)第34页
        四、“被批判的中国人阶段”(1978 年~1990 年)第34-36页
        五、“全球化的中国人阶段”(1990 年~2000 年)第36-38页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国产主旋律影视剧的民族性体现第38-47页
    第一节 新世纪国产主旋律影视剧民族性发展的原因第38-39页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国产主旋律影视剧中民族性的具体体现第39-47页
        一、伦理化、泛情化的叙事策略第39-41页
        二、构建个人主体性第41-43页
        三、平民化的爱国感,折射大众意识第43-47页
第五章 新世纪国产主旋律影视剧与构建和谐社会第47-56页
    第一节 新世纪国产主旋律影视剧在推动社会进步、繁荣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与光荣使命第47-48页
        一、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文化的重大主题和根本要求第47-48页
        二、提升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第48页
    第二节 新世纪国产主旋律影视剧提升民族爱国感第48-51页
        一、中华儿女观念的牢牢深入第49-50页
        二、点燃民族激情与国民责任第50-51页
    第三节 新世纪主旋律影视剧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现第51-54页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52页
        二、对国民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第52-53页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第53-54页
    第四节 新世纪国产主旋律影视剧要在和谐文化中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第54-56页
第六章 新世纪国产主旋律影视剧发展的一些局限第56-66页
    第一节 国家意识的强烈控制与宣传教化功能的过多承载第56-57页
    第二节 主旋律影视剧失控、跟风、不均衡的循环往复第57-62页
        一、“红色经典”改编的泛滥第57-59页
        二、盲目跟风向收视率成功的影视剧靠拢第59-60页
        三、商业化与艺术性的不均衡发展第60-62页
    第三节 中美主旋律影视剧比较及韩剧成功之处的启示第62-66页
        一、中美比较第62-64页
        二、韩剧成功之处的启示第64-66页
结语:呼唤有突破性、特色性的“中国制造”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兴农策略研究
下一篇: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