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论文

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1页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1-13页
        1.4.1 选题方面的创新第11页
        1.4.2 内容方面的创新第11-13页
第2章 志愿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理论第13-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8页
        2.1.1 志愿者的基本含义第13页
        2.1.2 志愿者的特征第13-14页
        2.1.3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第14-18页
    2.2 志愿服务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第18-19页
        2.2.1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关系第18页
        2.2.2 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第18-19页
        2.2.3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第19页
    2.3 志愿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2.3.1 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正当性第19-20页
        2.3.2 志愿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第20-21页
        2.3.3 志愿者权益保护的促进性第21-22页
第3章 志愿者权益保护的现状第22-35页
    3.1 境外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概况第22-25页
        3.1.1 大陆法系国家第22-23页
        3.1.2 英美法系国家第23-24页
        3.1.3 境外志愿者权益保护的特点第24-25页
    3.2 我国志愿者权益保护的现状第25-30页
        3.2.1 我国志愿服务的立法现状第25-27页
        3.2.2 我国志愿服务的政策现状第27-29页
        3.2.3 我国志愿服务法规政策的执行现状第29-30页
    3.3 我国志愿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第30-35页
        3.3.1 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模糊第30-32页
        3.3.2 志愿者权益保护存在立法缺陷第32-33页
        3.3.3 志愿服务中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第33页
        3.3.4 志愿者权益受损的救济途径不完善第33-35页
第4章 加强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建议第35-44页
    4.1 提高各界对志愿服务的法律认识第35-36页
        4.1.1 加强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与支持第35页
        4.1.2 提高志愿者自身的权益保障意识第35-36页
    4.2 加快立法进程第36-38页
        4.2.1 立法的必要性第36页
        4.2.2 立法的紧迫性第36-37页
        4.2.3 立法的基本内容第37-38页
    4.3 明确志愿服务中的法律责任第38-40页
        4.3.1 志愿者侵害他人权益的情况第38-39页
        4.3.2 志愿者权益受侵害的情况第39-40页
    4.4 构建志愿者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第40-42页
        4.4.1 志愿者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第40-41页
        4.4.2 志愿者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制度设计第41-42页
    4.5 完善志愿者权益受损的救济途径第42-44页
        4.5.1 拓宽志愿者权益受损的非讼救济途径第42页
        4.5.2 完善志愿者权益受损的诉讼救济途径第42-44页
第5章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社会信息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启示
下一篇:昆明市五华区政府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