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技术 | 第13-21页 |
2.1 单文本指代消解概念 | 第13-14页 |
2.2 跨文本指代基本概念 | 第14-17页 |
2.2.1 跨文本指代消解的基本任务 | 第14-15页 |
2.2.2 跨文本指代消解的应用 | 第15页 |
2.2.3 跨文本指代消解与实体链接 | 第15-16页 |
2.2.4 空间向量模型 | 第16-17页 |
2.3 聚类 | 第17-19页 |
2.3.1 聚类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2.3.2 聚类方法 | 第17-18页 |
2.3.3 层次聚类 | 第18-19页 |
2.4 性能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中文跨文本语料库的构建与分析 | 第21-32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语料库基础知识 | 第21-24页 |
3.2.1 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3.2.2 语料库标注之预处理 | 第22页 |
3.2.3 初始指代链生成 | 第22-23页 |
3.2.4 核对并调整指代链 | 第23页 |
3.2.5 指代链输出 | 第23-24页 |
3.3 一致性检验 | 第24-26页 |
3.3.1 Krippendorff的Alpha系数 | 第25页 |
3.3.2 语料库一致性分析 | 第25-26页 |
3.4 语料库统计 | 第26-31页 |
3.4.1 语料库的困惑度分析 | 第26-28页 |
3.4.2 语料库实体类型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3.4.3 跨文本指代消解的难度分析 | 第29-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中文跨文本指代消解研究 | 第32-47页 |
4.1 引言 | 第32-33页 |
4.2 基于空间向量的特征抽取 | 第33-36页 |
4.2.1 上下文特征 | 第33-34页 |
4.2.2 依存特征(F_(dep)) | 第34页 |
4.2.3 全局特征(F_(global)) | 第34-35页 |
4.2.4 文本特征抽取具体流程如下 | 第35-36页 |
4.3 空间向量特征相似度 | 第36-37页 |
4.3.1 权重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4.3.2 相似度计算方法 | 第37页 |
4.4 实体表述特征及其相似度 | 第37-39页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4.5.1 特征选择和权重衡量分析 | 第39-42页 |
4.5.2 特征融合分析 | 第42-44页 |
4.5.3 不同的聚类算法对于性能的影响 | 第44页 |
4.5.4 不同实体类型的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47-48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