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开明国语课本》编辑出版的时代背景 | 第14-22页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儿童的发现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儿童本位思潮在教育领域中的兴起 | 第15-17页 |
一、杜威的儿童中心说 | 第15-16页 |
二、国人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育体系 | 第17-22页 |
一、《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 | 第17-18页 |
二、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体制 | 第18-22页 |
第二章 儿童本位的《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 | 第22-38页 |
第一节 《开明国语课本》显性的编写方式 | 第22-31页 |
一、以儿童文学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 第22-27页 |
二、按儿童认识发展的规律组织课文内容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开明国语课本》隐性的价值取向 | 第31-38页 |
一、以儿童文学为食粮,实施审美教育 | 第31-34页 |
二、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注重儿童的自主性 | 第34-38页 |
第三章 《开明国语课本》对当代小学语文教材编制的启示 | 第38-52页 |
第一节 新世纪小学语文教育体系 | 第38-42页 |
一、新世纪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 第38-40页 |
二、新世纪小学语文教材体制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反思现行小学语文教材 | 第42-48页 |
一、成人视角取代儿童视角 | 第42-44页 |
二、说教和灌输取代了熏陶和潜移默化 | 第44-45页 |
三、插图“不好看” | 第45-47页 |
四、教材组织模式化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编制的一些建议 | 第48-52页 |
一、坚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来评价小学语文教材 | 第49-50页 |
二、让儿童本位理念走入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辑队伍中 | 第50-51页 |
三、吸纳儿童专家到教材编制团队及顾问团中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