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科学基础理论论文--建筑空间理论论文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解析与当代实践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次第7-9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第9页
    1.2 国内外对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研究的现状及相关成果第9-11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题界定第11-13页
        1.3.1 “合院”的概念界定第11页
        1.3.2 “空间”的内容界定第11-12页
        1.3.3 “解析”的方法界定第12-13页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13-15页
        1.4.1 课题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课题研究框架第14-15页
2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概述第15-24页
    2.1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第15-21页
        2.1.1 合院式居住空间的起源第15-16页
        2.1.2 合院式居住空间的发展历程第16-21页
    2.2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的地域性分布体系第21-22页
        2.2.1 地域性分布三大体系的空间特征第21-22页
        2.2.2 各体系内部的差异与互动第22页
    2.3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第22-24页
        2.3.1 空间尺度变化的规律第22-23页
        2.3.2 社会环境与人工环境变化的规律第23-24页
3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解析第24-34页
    3.1 合院式居住空间的构成要素第24-28页
        3.1.1 物质要素—“围合”及“院”第24-25页
        3.1.2 物质要素相互间的组织方式第25-27页
        3.1.3 非物质要素的空间体验第27-28页
    3.2 合院式居住空间的结构关系第28-30页
        3.2.1 “群”结构关系第28-29页
        3.2.2 “序”结构关系第29页
        3.2.3 “拓扑”结构关系第29-30页
    3.3 合院式居住空间的形态特征第30-31页
        3.3.1 “因法自然”的形态特征第30页
        3.3.2 “规划意向”的形态特征第30-31页
        3.3.3 空间形态的相似性特征的意义第31页
    3.4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的精神涵义第31-34页
        3.4.1 “负阴抱阳”—合院的哲学定律第31页
        3.4.2 “天人合一”—合院的宇宙思想第31-32页
        3.4.3 “师法自然”—合院的生态意义第32-33页
        3.4.4 “礼乐孝”—合院的伦理观念第33页
        3.4.5 “兼容并蓄”—合院的发展变化第33-34页
4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的当代实践第34-72页
    4.1 合院式居住空间的当代创作实例分析第34-56页
        4.1.1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以北京“观唐花园”为例第34-42页
        4.1.2 当代建筑元素的融入——以深圳“第五园”为例第42-52页
        4.1.3 合院式空间在当代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创新演绎第52-56页
    4.2 合院式居住空间的当代实践与探索第56-72页
        4.2.1 “法式合院”——中西合璧的成功实践典范第56-67页
        4.2.2 合院式居住空间在鄂尔多斯地区的适应性探索第67-72页
5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解析的意义、实践的反思与展望第72-74页
    5.1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解析的意义第72页
    5.2 合院式居住空间当代的设计和实践反思第72-73页
    5.3 中国合院式居住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附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作品的结构表现研究
下一篇:湘西地区辰阳古镇建筑保护与形态更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