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与运用动态 | 第15-22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8-22页 |
·研究方法与贡献 | 第22-24页 |
2.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现实评价 | 第24-32页 |
·关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财务指标的制度规定 | 第24-29页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 第24-25页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 | 第25页 |
·中国银监会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 第25-27页 |
·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 | 第27-29页 |
·商业银行现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0页 |
·资产管理能力指标 | 第29页 |
·盈利能力指标 | 第29-30页 |
·偿债能力指标 | 第30页 |
·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 第30页 |
·商业银行现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评价 | 第30-32页 |
3.EVA与商业银行相关理论 | 第32-43页 |
·EVA的基本内容 | 第32-35页 |
·EVA(经济增加值)定义 | 第32-33页 |
·EVA计算公式 | 第33-34页 |
·EVA计算中的会计调整及原则 | 第34页 |
·EVA的应用领域和功能 | 第34-35页 |
·EVA的理论渊源:企业主体理论与经济利润理论 | 第35-38页 |
·企业主体理论:EVA的会计学渊源 | 第35-36页 |
·经济利润理论:EVA的经济学渊源 | 第36-38页 |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理论和经济资本理论 | 第38-41页 |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理论 | 第38-40页 |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理论 | 第40-41页 |
·我国商业银行引入EVA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 | 第41-43页 |
4.我国商业银行EVA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3-53页 |
·NOPAT构成分析 | 第43-46页 |
·商业银行NOPAT的定义 | 第43-44页 |
·商业银行NOPAT的会计项目调整 | 第44-46页 |
·资本构成分析 | 第46-48页 |
·债务资本的界定 | 第46-47页 |
·权益资本的界定 | 第47-48页 |
·权益资本成本率的测算:CAPM方法应用 | 第48-53页 |
5.我国商业银行EVA绩效评价的实证检验 | 第53-68页 |
·数据采集和EVA计算 | 第53-59页 |
·EVA与传统绩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59-63页 |
·指标比较 | 第59-62页 |
·EVA与股价关联度分析 | 第62-63页 |
·EVA与商业银行未来增长价值的分析 | 第63-65页 |
·EVA指标体系的拓展 | 第63-64页 |
·未来增长价值(FGV) | 第64-65页 |
·政策建议:构建商业银行EVA内部绩效管理体系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