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

城市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绪论第12-18页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研究内容第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 创新点与不足第17-18页
        1. 创新之处第17页
        2. 不足之处第17-18页
一、城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规范分析第18-25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1. 城市低收入群体第18-19页
        2. 公共服务第19-20页
        3. 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第20-21页
    (二) 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构成要素第21-23页
        1. 需求表达机制的概念第21页
        2. 需求表达机制的构成要素第21-23页
    (三) 完善城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意义第23-25页
        1.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第23页
        2.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第23-24页
        3. 有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24页
        4. 有助于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第24-25页
二、深度访谈城镇低收入群体对公共服务需求现状第25-29页
    (一) 访谈范畴及样本选择第25页
    (二) 城镇低收入群体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5-26页
    (三) 城镇低收入群体对于公共服务需求通过哪些方式表达第26-29页
三、城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9-36页
    (一) 城镇低收入群体自身表达意识问题第29-31页
        1. 城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主体意识较弱第29-30页
        2. 城镇低收入群体自身收入较低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第30页
        3. 城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能力有限第30-31页
    (二) 城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方式问题第31-32页
    (三) 城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非组织化问题第32-33页
    (四) 低收入群体需求表达渠道不畅第33-34页
        1. 体制内渠道第33页
        2. 体制外渠道第33-34页
    (五) 政府对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回应性不强第34-36页
四、城市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0页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第36-37页
    (二) 政府职能转变不清导致利益表达缺失第37页
    (三) 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第37-38页
    (四) 政治经济水平落后制约利益需求表达第38页
    (五)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影响需求表达的实现第38-40页
五、完善我国城市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思考第40-47页
    (一) 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体表达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参与能力第40-42页
        1. 加强宣传教育,唤醒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平等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第40-41页
        2. 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水平,为其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提供保障和动力第41页
        3. 构建城镇低收入群体教育保障体系第41-42页
    (二) 加强城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渠道建设第42-45页
        1. 完善现有的体制内利益表达渠道第42-44页
        2. 进一步拓宽体制外城镇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利益表达渠道第44-45页
    (三) 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组织化程度第45页
    (四) 构建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表达保障机制第45-47页
        1. 要强化政府回应机制第46页
        2. 党和政府要为城市低收入群体创造更多的利益表达机会第46页
        3.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下一篇:中级汉语教程第二册课文《让沉默不再是金》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