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问题与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四、研究方法、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五、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新区管理方式概述 | 第15-17页 |
一、我国高新区发展概况 | 第15页 |
二、我国高新区发展演变历程 | 第15-16页 |
三、高新区管理方式类型 | 第16-17页 |
第三章 菏泽高新区发展历程及管理概况 | 第17-25页 |
一、菏泽高新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7-19页 |
(一) 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二) 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二、菏泽高新区管理概况 | 第19-21页 |
(一) 行政机构 | 第19-21页 |
(二) 事业机构 | 第21页 |
三、提高菏泽高新区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 第21-25页 |
(一) 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 第21-23页 |
(二) 高新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23-25页 |
第四章 菏泽高新区管理水平滞后的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一、对企业的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25-27页 |
(一) 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 | 第25-26页 |
(二) 投资环境有待优化 | 第26-27页 |
(三) 未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服务职能 | 第27页 |
二、管委会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29页 |
(一) 高新区行政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落实 | 第27-28页 |
(二) 招商模式有待创新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国外高新区管理方式经验借鉴 | 第29-32页 |
一、国外高新区不同的管理方式及特点 | 第29-30页 |
(一) 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方式 | 第29页 |
(二) 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的管理方式 | 第29-30页 |
(三) 公司型管理方式 | 第30页 |
(四) 协会型管理方式 | 第30页 |
(五) 政府、大学、企业组成联合机构进行管理的管理方式 | 第30页 |
二、完善高新区管理方式原则及经验借鉴 | 第30-32页 |
(一) 创新管理方式的原则 | 第30-31页 |
(二) 创新管理方式的经验借鉴 | 第31-32页 |
第六章 提高菏泽高新区管理水平的推进路径 | 第32-40页 |
一、重新定位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职能,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 第32-34页 |
(一) 调整管委会管理权限,以法律确保管理落实到位 | 第32-33页 |
(二) 确定主导产业,坚持集约式发展方向 | 第33-34页 |
二、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策略 | 第34-36页 |
(一) 改善交通、土地等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园区吸引力 | 第34-35页 |
(二) 调整招商价格策略,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第35-36页 |
(三) 创新项目建设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 第36页 |
三、转变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中介服务职能, | 第36-39页 |
(一) 转变管委会管理职能,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 第36-37页 |
(二) 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增强管委会中介服务功能 | 第37-39页 |
四、处理好自身与外界机构的关系,支持企业发展 | 第39-40页 |
(一) 处理好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帮助企业融资 | 第39-40页 |
(二) 处理好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关系,提高服务质量 | 第40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