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文献资料法 | 第14页 |
1.4.2 实地考察法 | 第14-15页 |
1.4.3 系统整合法 | 第15页 |
1.4.4 专家咨询法 | 第15页 |
1.5 研究内容的界定 | 第15页 |
1.6 小结 | 第15-16页 |
2 山岳型风景区村落景观概述 | 第16-31页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第16-17页 |
2.1.1 山岳型风景区 | 第16-17页 |
2.1.2 村落景观 | 第17页 |
2.2 河北省山岳型风景区概况 | 第17-19页 |
2.3 山岳型风景区村落景观的组成要素 | 第19-23页 |
2.3.1 自然景观要素 | 第19页 |
2.3.2 人文景观物质要素 | 第19-22页 |
2.3.3 人文景观非物质要素 | 第22-23页 |
2.4 山岳型风景区中村落景观的特点 | 第23-25页 |
2.4.1 村落景观的原生性 | 第23-24页 |
2.4.2 村落景观的独特性 | 第24页 |
2.4.3 村落景观的地域性 | 第24页 |
2.4.4 村落景观的功能性 | 第24-25页 |
2.5 山岳型风景区中村落景观发展中的问题 | 第25-28页 |
2.5.1 村落搬迁问题 | 第26-27页 |
2.5.2 村落景观特征问题 | 第27-28页 |
2.6 山岳型风景区与村落景观的相互作用 | 第28-30页 |
2.6.1 山岳型风景区对村落的作用 | 第28-29页 |
2.6.2 村落对山岳型风景区的作用 | 第29-30页 |
2.7 小结 | 第30-31页 |
3 山岳型风景区中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利用途径 | 第31-42页 |
3.1 山岳型风景区中村落景观保护与利用的价值 | 第31-34页 |
3.1.1 文学价值 | 第31-32页 |
3.1.2 美学价值 | 第32页 |
3.1.3 旅游价值 | 第32-33页 |
3.1.4 经济价值 | 第33页 |
3.1.5 生态价值 | 第33-34页 |
3.2 山岳型风景区中村落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 第34-35页 |
3.2.1 保护为前提的原则 | 第34页 |
3.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34页 |
3.2.3 多赢的原则 | 第34页 |
3.2.4 可行性原则 | 第34-35页 |
3.2.5 可持续性原则 | 第35页 |
3.3 山岳型风景区中村落景观保护与利用的潜力与目标 | 第35-36页 |
3.3.1 挖掘潜力优势 | 第35-36页 |
3.3.2 确定发展目标 | 第36页 |
3.4 山岳型风景区中村落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内容 | 第36-39页 |
3.4.1 村落建筑与村落格局的保护与利用 | 第37-38页 |
3.4.2 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 第38页 |
3.4.3 田园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第38-39页 |
3.4.4 山水格局的保护与利用 | 第39页 |
3.5 山岳型风景区中村落景观保护与利用的措施 | 第39-41页 |
3.5.1 村落景观资源评价 | 第39-40页 |
3.5.2 村落景观修复 | 第40-41页 |
3.6 小结 | 第41-42页 |
4 案例分析——嶂石岩风景区发展中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 第42-53页 |
4.1 背景分析 | 第42-44页 |
4.1.1 嶂石岩风景区概况 | 第42-43页 |
4.1.2 嶂石岩的历史沿革、文化背景、民间传说 | 第43页 |
4.1.3 嶂石岩风景区在曲折中发展 | 第43-44页 |
4.2 嶂石岩景区村落概况 | 第44-46页 |
4.2.1 区位概况分析 | 第44页 |
4.2.2 村落整体空间布局 | 第44页 |
4.2.3 村落资源特点 | 第44-46页 |
4.3 嶂石岩村落景观保护与利用 | 第46-52页 |
4.3.1 聚落形态保护与利用 | 第46-48页 |
4.3.2 特色民居的保护与利用 | 第48-49页 |
4.3.3 田园风光的保护与利用 | 第49-51页 |
4.3.4 饮食文化保护与利用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3页 |
5.2 展望未来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