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案例概况及其争议问题 | 第6-8页 |
1.1 案情概况 | 第6-7页 |
1.2 争议问题 | 第7-8页 |
第二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8-16页 |
2.1 惩罚性赔偿制度设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第8-12页 |
2.1.1 设置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 第8-9页 |
2.1.2 设置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合理性 | 第9-12页 |
2.2 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2-16页 |
2.2.1 欺诈的认定标准不明确 | 第12-13页 |
2.2.2 惩罚性赔偿适用的范围 | 第13-14页 |
2.2.3 赔偿数额的确定不合理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 | 第16-24页 |
3.1 合理界定求偿者的范围 | 第16-20页 |
3.1.1 单位是否可以主张惩罚性赔偿 | 第16-18页 |
3.1.2 “生活消费”的认定 | 第18-19页 |
3.1.3 消费客体的认定 | 第19-20页 |
3.2 明确欺诈的构成要件 | 第20-22页 |
3.2.1 “欺诈行为”构成要件的不同见解 | 第20-21页 |
3.2.2 实行故意的举证责任倒置 | 第21-22页 |
3.3 适当扩大惩罚性赔偿的范围 | 第22-23页 |
3.4 合理确定赔偿范围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