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项目开发现状 | 第12页 |
1.3 项目任务与成果 | 第12-14页 |
1.3.1 项目任务 | 第12-13页 |
1.3.2 项目成果 | 第13-14页 |
1.3.3 研究路线 | 第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2 需求分析 | 第16-22页 |
2.1 问题定义 | 第16页 |
2.2 可行性研究 | 第16-18页 |
2.2.1 经济可行性 | 第16-17页 |
2.2.2 操作可行性 | 第17页 |
2.2.3 技术可行性 | 第17页 |
2.2.4 社会可行性 | 第17-18页 |
2.3 需求分析 | 第18-22页 |
2.3.1 需求分析的意义 | 第18页 |
2.3.2 功能需求 | 第18-19页 |
2.3.3 性能需求 | 第19-20页 |
2.3.4 软硬件环境需求 | 第20页 |
2.3.5 数据约束 | 第20-22页 |
3 相关技术简介 | 第22-29页 |
3.1 系统架构模型 | 第22-23页 |
3.1.1 三层模型 | 第22-23页 |
3.2 系统开发环境 | 第23-26页 |
3.2.1 .NET Framework 简介 | 第23-24页 |
3.2.2 C | 第24页 |
3.2.3 ASP.NET 技术简介 | 第24-25页 |
3.2.4 Ajax 简介 | 第25-26页 |
3.3 底层数据支撑 | 第26-29页 |
3.3.1 ADO.NET 数据管理 | 第26-27页 |
3.3.2 SqlServer 2005 数据库 | 第27-28页 |
3.3.3 XML 简介 | 第28-29页 |
4 概要设计 | 第29-45页 |
4.1 设计目标 | 第29页 |
4.2 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4.3 项目设计 | 第30-33页 |
4.3.1 项目开发环境 | 第30页 |
4.3.2 技术实现过程 | 第30-31页 |
4.3.3 项目运行模型 | 第31页 |
4.3.4 逻辑架构模型 | 第31-32页 |
4.3.5 功能模型 | 第32-33页 |
4.3.6 UML 用例模型 | 第33页 |
4.4 项目角色划分与权限分配 | 第33-34页 |
4.5 项目功能模块设计 | 第34-41页 |
4.5.1 学生用户功能模块 | 第34-36页 |
4.5.2 学校用户模块 | 第36-37页 |
4.5.4 县资助中心用户模块 | 第37-38页 |
4.5.5 省级资助中心用户模块 | 第38-39页 |
4.5.6 县信用社用户模块 | 第39-41页 |
4.6 数据库设计 | 第41-45页 |
4.6.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4.6.2 数据库需求设计 | 第42-43页 |
4.6.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43-45页 |
5 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5-75页 |
5.1 项目界面设计 | 第45-47页 |
5.2 数据库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7-64页 |
5.2.1 数据库详细设计 | 第47-62页 |
5.2.2 数据库的连接 | 第62-63页 |
5.2.3 数据库的访问 | 第63-64页 |
5.3 项目角色与权限分配 | 第64页 |
5.4 项目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64-75页 |
5.4.1 贷款学生账号注册模块 | 第64-65页 |
5.4.2 学生信息采集模块 | 第65-67页 |
5.4.3 贷款处理功能模块 | 第67-69页 |
5.4.4 贷款回执录入模块 | 第69-70页 |
5.4.5 合同管理模块 | 第70-72页 |
5.4.6 利息入库确认及上报信息重置模块 | 第72-75页 |
6 项目部署、维护 | 第75-76页 |
6.1 项目部署 | 第75页 |
6.1.1 服务器部署 | 第75页 |
6.1.2 数据库的部署 | 第75页 |
6.1.3 Web 应用程序的部署 | 第75页 |
6.2 项目维护 | 第75-76页 |
7 项目总结与讨论 | 第76-78页 |
7.1 项目总结 | 第76-77页 |
7.2 改进讨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