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0.1 选题由来 | 第8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0.2.2 境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0.3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一章 基本权利条款的私法适用效力 | 第10-19页 |
1.1 基本权利效力原旨 | 第10-12页 |
1.1.1 基本权利——国家义务 | 第10-11页 |
1.1.2 基本权利——政治义务 | 第11-12页 |
1.2 基本权利条款私法适用的争议 | 第12-16页 |
1.2.1 基本权利条款私法适用的含义 | 第12-13页 |
1.2.2 基本权利条款私法适用效力否定说 | 第13-14页 |
1.2.3 基本权利条款私法适用效力肯定说 | 第14-16页 |
1.3 我国基本权利条款私法适用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1.4 各国宪法中基本权利私主体义务之规范分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基本权利条款的私法适用理论分析 | 第19-30页 |
2.1 基本权利的双重属性 | 第19-22页 |
2.1.1 主观权利属性 | 第19-20页 |
2.1.2 客观价值秩序属性 | 第20-21页 |
2.1.3 主观权利与客观法的关系 | 第21-22页 |
2.2 基本权利条款私法适用的理论与实践 | 第22-26页 |
2.2.1 直接效力说 | 第22-23页 |
2.2.2 间接效力说 | 第23-24页 |
2.2.3 国家行为说 | 第24-25页 |
2.2.4 我国对基本权条款私法适用学说的借鉴 | 第25-26页 |
2.3 基本权利条款私法适用路径——合宪性解释 | 第26-30页 |
2.3.1 合宪性解释的可能 | 第26-27页 |
2.3.2 合宪性解释的价值取向 | 第27-30页 |
2.3.2.1 合宪性秩序的核心——人性尊严 | 第27-28页 |
2.3.2.2 比例原则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同一侵权行为中死亡赔偿基本权利条款适用效力 | 第30-37页 |
3.1 死亡赔偿性质的法理统一 | 第30-32页 |
3.1.1 基于继承丧失之财产权救济 | 第30-31页 |
3.1.2 基于近亲属之精神损害救济 | 第31-32页 |
3.2 《侵权责任法》第17条背后的概括条款 | 第32-33页 |
3.3 相同赔偿结果之合宪性解释 | 第33-34页 |
3.4 不同的赔偿结果之合宪性解释 | 第34-35页 |
3.5 死亡赔偿中的权利冲突与竞合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本权利条款私法适用下的死亡赔偿 | 第37-44页 |
4.1 死亡赔偿中的基本权利条款私法适用效力水平 | 第37-41页 |
4.1.1 生存权绝对性保护 | 第37-38页 |
4.1.2 死者近亲属与侵害人及其近亲属之生存权保障 | 第38页 |
4.1.3 禁止恣意的不平等 | 第38-39页 |
4.1.4 体现权利救济向弱者倾斜的正义 | 第39-40页 |
4.1.5 考察侵害人的侵害行为加重负担义务 | 第40页 |
4.1.6 注重平等的精神损害赔偿保障人性尊严 | 第40-41页 |
4.2 基本权利私法适用下平衡死亡赔偿金中基本权利冲突 | 第41-44页 |
4.2.1 依照事务的本质 | 第41-42页 |
4.2.2 基本权利的价值位阶 | 第42页 |
4.2.3 个案平衡 | 第42-43页 |
4.2.4 以人性尊严为核心的辐射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