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Contents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太阳能电池概述 | 第14-16页 |
1.1.1 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2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和特点 | 第16-21页 |
1.2.1 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16-17页 |
1.2.2 无机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17-19页 |
1.2.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9-20页 |
1.2.4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20-21页 |
1.3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材料 | 第21-27页 |
1.3.1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2页 |
1.3.2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各层材料简介 | 第22-27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工作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材料制备方法与表征手段 | 第28-37页 |
2.1 实验器材 | 第28-29页 |
2.1.1 实验设备 | 第28-29页 |
2.1.2 主要化学试剂和材料 | 第29页 |
2.2 材料制备方法 | 第29-31页 |
2.2.1 磁控溅射 | 第29-30页 |
2.2.2 化学水浴法 | 第30-31页 |
2.3 材料表征技术 | 第31-37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特征X射线能谱 | 第31页 |
2.3.2 X射线衍射 | 第31-33页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3页 |
2.3.4 光致发光光谱 | 第33页 |
2.3.5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 | 第33-34页 |
2.3.6 霍尔效应测试 | 第34-37页 |
第三章 CuInSe_2与CuIn_(1-x)Ga_xSe_2吸收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7-55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磁控溅射技术制备金属预制层 | 第37-39页 |
3.3 硒化工艺 | 第39-41页 |
3.4 CuInSe_2薄膜性能表征 | 第41-47页 |
3.4.1 硒化气氛对CIS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3.4.2 硒化方式对CIS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3.5 CuIn_(1-x)Ga_xSe_2吸收层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 第47-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新型无镉缓冲层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55-88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柠檬酸钠-氨水体系制备ZnS薄膜的研究 | 第56-67页 |
4.2.1 柠檬酸钠-氨水体系制备ZnS薄膜 | 第56-57页 |
4.2.2 工艺条件对ZnS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57-67页 |
4.3 联氨-氨水体系制备ZnS薄膜的研究 | 第67-78页 |
4.3.1 联氨-氨水体系ZnS薄膜的制备 | 第67-68页 |
4.3.2 反应前驱液中不同Zn/S比对ZnS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68-71页 |
4.3.3 氨水浓度对ZnS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71-74页 |
4.3.4 联氨浓度对ZnS薄膜性能的影响 | 第74-76页 |
4.3.5 联氨-氨水体系制备ZnS薄膜的结构与发光光谱 | 第76-78页 |
4.4 CBD-ZnS薄膜的生长机理分析 | 第78-81页 |
4.5 新型ZnS_xSe_(1-x)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81-86页 |
4.5.1 ZnS_xSe_(1-x)薄膜的制备 | 第81-83页 |
4.5.2 ZnS_xSe_(1-x)薄膜的性能分析 | 第83-8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8-91页 |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