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7页 |
CONTENTS | 第7-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2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的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2.1 项目风险管理 | 第18-20页 |
2.1.1 项目风险管理概念 | 第18-19页 |
2.1.2 项目风险因素及特性 | 第19-20页 |
2.2 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20-25页 |
2.2.1 项目风险识别 | 第21页 |
2.2.2 项目风险评价 | 第21-25页 |
2.2.3 项目风险应对 | 第25页 |
2.2.4 项目风险监控 | 第25页 |
2.3 变电站技改工程概况及流程 | 第25-29页 |
2.3.1 概念简述 | 第26页 |
2.3.2 变电站技改项目的范围 | 第26页 |
2.3.3 变电站技改项目的特点 | 第26-27页 |
2.3.4 变电站技改项目流程 | 第27-29页 |
2.4 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管理特征分析 | 第29-31页 |
第3章 220kV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第31-44页 |
3.1 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简介 | 第31-34页 |
3.1.1 南京路站技改项目概况 | 第31-32页 |
3.1.2 南京路站技改项目工作分析 | 第32-33页 |
3.1.3 南京路站技改项目目标 | 第33-34页 |
3.2 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 第34-36页 |
3.2.1 南京路站技改项目风险识别依据 | 第35页 |
3.2.2 南京路站技改项目风险识别步骤 | 第35-36页 |
3.3 220kV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第36-42页 |
3.3.1 SWOT分析法 | 第37-38页 |
3.3.2 德尔菲法 | 第38-39页 |
3.3.3 核查表法 | 第39-42页 |
3.4 220kV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因素分类 | 第42-44页 |
第4章 220kV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评价 | 第44-58页 |
4.1 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4-45页 |
4.1.1 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4-45页 |
4.1.2 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5页 |
4.2 灰色多层次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5-51页 |
4.2.1 灰色系统理论 | 第45-46页 |
4.2.2 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 | 第46-51页 |
4.3 220kV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应用 | 第51-58页 |
4.3.1 构建220kV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层次模型 | 第51-52页 |
4.3.2 220kV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多层次灰色评价 | 第52-58页 |
第5章 220kV南京路变电站技改项目风险的应对 | 第58-64页 |
5.1 项目环境风险的应对 | 第58-59页 |
5.2 项目管理风险的应对 | 第59-60页 |
5.3 项目安全风险的应对 | 第60-62页 |
5.4 项目资源风险的应对 | 第62-63页 |
5.5 项目沟通风险的应对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4-65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建议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