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间谐波源检测与识别方法的理论框架 | 第18-40页 |
2.1 间谐波源的规律特点 | 第18-23页 |
2.1.1 典型的间谐波源 | 第18-23页 |
2.1.2 真假间谐波源的判定 | 第23页 |
2.2 间谐波的检测方法分析 | 第23-28页 |
2.2.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间谐波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2.2.2 基于小波变换的间谐波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2.2.3 基于现代谱估计的间谐波检测方法 | 第26-27页 |
2.2.4 基于机器学习的间谐波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2.3 谐波源识别方法分析 | 第28-35页 |
2.3.1 基于谐波功率方向的识别方法 | 第28-30页 |
2.3.2 基于谐波阻抗的谐波源识别方法 | 第30-33页 |
2.3.3 基于电压和电流比率的谐波源识别方法 | 第33-34页 |
2.3.4 基于机器学习的谐波源识别方法 | 第34-35页 |
2.4 间谐波源识别方法分析 | 第35-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间谐波源识别的算法研究 | 第40-54页 |
3.1 基于广义最小二乘回归的间谐波源识别方法 | 第40-47页 |
3.1.1 广义最小二乘回归理论分析 | 第40-41页 |
3.1.2 间谐波参数估计原理 | 第41-42页 |
3.1.3 间谐波扰动的责任划分 | 第42-43页 |
3.1.4 仿真验证 | 第43-45页 |
3.1.5 实例分析 | 第45-47页 |
3.2 含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间谐波源识别方法 | 第47-53页 |
3.2.1 基于阻抗归算的间谐波源识别方法 | 第47-49页 |
3.2.2 阻抗归算法的改进 | 第49-51页 |
3.2.3 算例分析 | 第51-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间谐波源检测与识别系统的设计 | 第54-73页 |
4.1 检测与识别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5-63页 |
4.1.1 软件设计平台及开发环境 | 第55页 |
4.1.2 系统的功能模块及程序设计 | 第55-60页 |
4.1.3 系统软件界面的功能介绍 | 第60-63页 |
4.2 检测与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63-67页 |
4.2.1 电压电流互感器电路 | 第63-64页 |
4.2.2 信号调理电路 | 第64-65页 |
4.2.3 数据采集电路 | 第65-66页 |
4.2.4 个人计算机(PC) | 第66-67页 |
4.3 检测与识别系统的物理测试 | 第67-72页 |
4.3.1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实验 | 第67-69页 |
4.3.2 开发系统的物理实验 | 第69-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总结 | 第73页 |
5.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82-83页 |
附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