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概述 | 第12-21页 |
(一) 涵义界定 | 第12-16页 |
1、行政立法 | 第12-13页 |
2、公众参与 | 第13-16页 |
(二)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1、民主理念在行政立法中的体现 | 第16页 |
2、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内在要求 | 第16-17页 |
(三)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价值 | 第17-21页 |
1、增强行政立法在公众中的可接受性 | 第17-18页 |
2、避免因行政立法产生的某些部门化倾向 | 第18-20页 |
3、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安定 | 第20-21页 |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国外经验 | 第21-29页 |
(一) 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第21-27页 |
1、美国 | 第21-24页 |
2、英国 | 第24-27页 |
(二) 国外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启示 | 第27-29页 |
1、多元化的公众参与形式 | 第27页 |
2、对公众参与权利完善的保障制度 | 第27-28页 |
3、对信息公开的强制性规定 | 第28-29页 |
三、我国目前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分析 | 第29-32页 |
(一) 缺乏强制性 | 第29-30页 |
(二) 缺乏可操作性 | 第30页 |
(三) 行政立法公开性不足 | 第30页 |
(四) 听证制度形式化严重 | 第30-32页 |
四、完善我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思考 | 第32-36页 |
(一) 建立行政立法的公众动议制度 | 第32-33页 |
(二) 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程序,增强开门立法的实效性 | 第33-34页 |
(三) 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保障制度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