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3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政策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现实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6-24页 |
1.3.1 关于“权力分散”问题研究 | 第16-19页 |
1.3.2 国内外关于收入差距的研究 | 第19-20页 |
1.3.3 国内外关于财富分配公平性问题的研究 | 第20-23页 |
1.3.4 国内外关于差距问题分解方法的研究 | 第23页 |
1.3.5 现有文献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3-2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1.5 章节安排 | 第27-28页 |
1.6 研究设计 | 第28-29页 |
1.6.1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1.8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点 | 第30-31页 |
1.8.1 可能的创新 | 第30页 |
1.8.2 存在的不足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31-3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1-33页 |
2.1.1 权力及权力分配 | 第31-32页 |
2.1.2 财富分配 | 第32-3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3-39页 |
2.2.1 官僚经济理论 | 第33-35页 |
2.2.2 寻租理论 | 第35-36页 |
2.2.3 彼特.布劳的社会分化理论:异质性理论和不平等性理论 | 第36-39页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 第39-47页 |
3.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第39-42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39页 |
3.1.2 变量选择 | 第39-42页 |
3.2 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42-43页 |
3.2.1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页 |
3.2.2 村干部户、普通村民户对比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3.3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第43-47页 |
3.3.1 简单的多元回归模型估计 | 第43-44页 |
3.3.2 随机效用离散选择模型 | 第44-45页 |
3.3.3 布朗分解方法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 | 第47-55页 |
4.1 问题的验证分析 | 第47-49页 |
4.1.1 收入差距显著性分析 | 第47页 |
4.1.2 家庭收入决定方程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4.2 基于Multinomial Logit模型的布朗分解 | 第49-53页 |
4.2.1 Multinomia Logit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4.2.2 布朗分解法分析获得收入来源的不平等性 | 第51-53页 |
4.3 实证结果讨论与问题总结 | 第53-55页 |
4.3.1 异质性——地区收入差距 | 第54页 |
4.3.2 异质性——家庭禀赋差距 | 第54页 |
4.3.3 不平等性——职务收入差距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55-65页 |
5.1 结果讨论与原因分析 | 第55-58页 |
5.1.1 中国农村地区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 | 第55-56页 |
5.1.2 村干部与普通村民群体的不均等赋权 | 第56-58页 |
5.1.3 村干部权力的隐性收入 | 第5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8-65页 |
5.2.1 资源分配方面,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第59-60页 |
5.2.2 社会分化系统,处理好异质性与平等性的关系 | 第60-62页 |
5.2.3 公共权力领域,处理好权力与监督的关系 | 第62-63页 |
5.2.4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