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植物抗旱的生物学原理 | 第9-12页 |
·光合调节与气孔行为 | 第9-10页 |
·内膜系统损伤与抗氧化防御系统 | 第10页 |
·渗透调节 | 第10-11页 |
·酶及蛋白 | 第11页 |
·植物细胞干旱胁迫信号的感知 | 第11-12页 |
·蛋白质组技术在小麦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12-15页 |
·从基因组学到蛋白质组学 | 第12页 |
·蛋白质组学 | 第12-13页 |
·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蛋白质组研究技术 | 第13-15页 |
·小麦蛋白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性状的影响 | 第18-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小麦幼苗的干旱胁迫 | 第18页 |
·小麦萌芽期相关指标测定 | 第18页 |
·数据分析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干旱胁迫后不同材料形态表现 | 第18-19页 |
·模拟干旱胁迫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 第19-20页 |
·模拟干旱胁迫对各胚芽鞘长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干旱胁迫对幼苗RWC 的影响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对小麦苗期叶片蛋白质的影响 | 第23-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PEG-6000 模拟干旱胁迫幼苗培养方法 | 第23页 |
·叶片全蛋白的提取 | 第23页 |
·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23-24页 |
·SDS-PAGE | 第24页 |
·染色 | 第24页 |
·胶的扫描与图象分析 | 第24-25页 |
·不同材料三叶期PEG-6000 胁迫后SDS-PAGE 响应蛋白分析 | 第25-27页 |
·讨论 | 第27-30页 |
·通过SDS-PAGE 分析PEG-6000 处理后小麦幼苗的叶片蛋白鉴定小麦抗旱性的可行性 | 第27页 |
·小麦幼苗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的蛋白质分析 | 第27-30页 |
第四章 HPLC-MS/MS 质谱鉴定结果分析 | 第30-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页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讨论 | 第39-43页 |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 第39-40页 |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 第40-41页 |
·调节蛋白 | 第41-43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3-45页 |
·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43页 |
·生理性状与蛋白质组结合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件 | 第50-51页 |
缩略词表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